[1]“延齡草”是一種白色的小花,春天開放,作者用它來暗示春天萬物複蘇,眾鳥歸來。所以,本書根據這個意思譯為《春野,陽光,眾鳥歸來》。——編者注(本書注釋部分若無特別標注,均為編者注。)

[2]首版於1871年,該修訂序作於1896年。

[3]威爾遜(1766—1813),蘇格蘭裔美國自然主義者,熱愛描寫和畫鳥,著有《美國鳥類學》(內有彩頁)。

[4]奧杜邦(1785—1851),美國著名的畫家、博物學家,先後出版了《美洲鳥類》和《美洲的四足動物》兩本畫譜。其中《美洲鳥類》曾被譽為19世紀最偉大和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5]納托爾(1786—1859),英國植物學家、動物學家,先後出版了《北美植物分屬》《1819年在阿肯色州旅行紀實》《美國和加拿大的鳥類學手冊》《北美洲森林》。

[6]華氏度=32+攝氏度×1.8

[7]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他與父親使用蠟和羽毛造的翼逃離克裏特島時,他因飛得太高,雙翼上的蠟被太陽融化而跌落水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