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風
看著這部《圓圓王國神神秘秘的故事》,我首先想起的是2012年7月在我們金華婺江公園所發生的一幕:當時,袁銀波硬拽著他的諸多學友(他是我教授的非學曆兒童文學研究生),去那婺江公園,去看他新發現的“童話石”。所謂童話石,隻是一處湖心裏所矗的一塊太湖石:從西看那石,它隻不過是兩塊石頭的拚接,酷似一個特大的倒寫著的“巨”字;從北看那石,卻似一個嬉童的少婦,稚兒頑皮,少婦嬌美,母子相戲,富有情趣,極是動人;從東看那石,分明是狗熊一個,要麼是雄獅一隻,還有點像恐龍,張牙舞爪,齜牙咧嘴,形象逼真,極是恐怖;從南看那石,則又成石人一個,你可以把它看成是石佛,也可以當做是力士,或者是古代仕官的雕像,其頭特大特大,其帽特高特高,實乃一個栩栩如生的神話人物。而它的神奇還遠不止這些,方才所說的是從東西南北正對的四個方向看,而你無論是從東南、西南,要麼西北、東北任何一個方向看,這塊石頭,它都會變幻出一個極其逼真的形象來的。是袁銀波最早把它命名為“童話石”的。
童話石的發現,足以證明童話作家袁銀波是有一雙童話的慧眼的。別人都未發現,他卻可以發現,這也正是他的童心之所在,慧眼之所開。“他獻身於兒童文學,沉迷於童話世界……思維進入了奇幻而又神秘的領域,大自然贈予他豐富的想象:一棵樹在他眼裏變成了《奇異的樹》,一個蛋在他腦海裏變成了《蛋蛋玩蛋》,一朵花在他筆下變成了《蜜蜜踩花》,花花草草洋溢著生命活力,飛禽走獸具有神異的魔力,連各色人類也變得神乎其神了。天真的寓意,有趣的情節,巧妙的結構,活潑的語言,便構成了袁銀波童話創作的童話世界。隻有一顆火熱的童心,一顆永不泯滅的童心,才能走進這個鳥語花香的童話世界。隻有無限的熱愛兒童,探微兒童心靈的幻變,才能潛心地栽培童話之樹。”(李若冰語)《圓圓王國神神秘秘的故事》便是袁銀波潛心栽培的童話之樹。這樣一個童話世界,這樣一棵童話之樹,五彩斑斕的展現在作者的筆下書中,活龍活現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心中。
本書精選了作者的短篇童話20篇,不僅故事新穎,語言生動,情節曲折,細節感人,形式活潑,驚險離奇,能緊扣少年兒童的心弦,令人受益多多。而且內容廣泛,題材多樣,既有擬人體童話,也有超人體童話,還有科學童話,如《蝸牛冠軍》《南飛的大雁》等。《圓圓“國王”》是袁銀波的童話代表作和成名作,它1981年發表於《延河》雜誌,當年被《兒童文學選刊》轉載,後被十多家童話選集集編。《西天,那飛來的靈鵝》《大山上的墳堆和酸棗樹》等,都是袁銀波的重要童話作品,這些童話,既有生動故事,又有深刻寓意,閱罷讀過,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