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霞光萬道。
這是一天中幺三兒最喜歡的時間。
今天也是他一個月之中最喜歡的一天——之一。
將兩頭牛帶到了胡大爺麵前,又接過了兩顆饅頭、二十枚銅板的工錢,他便逃也似的跑走了,一路發足狂奔,直到傳聞茶館的門口才停下腳步。
他已十分抓緊,可終究還是晚了幾分——人群正中的先生雖然仍是搖頭晃腦、滔滔不絕地講個不停,但故事已然臨近了尾聲。
“……那大魔頭見任大俠身受重傷、力已不支,自謂得計,便幹脆拋開了他不理,改而要去先除掉任大俠的朋友們。卻不想在這緊急關頭,任大俠心懷天下蒼生的大愛,已然悟通了有情之道,隻覺得周身溫暖舒泰,如浸溫泉,傷勢已然好了大半,非但功力盡複,而且更勝往昔——”
旁邊有人截口問道:“那個大魔頭防備不及之下,一定是一命嗚呼了?”
“此言差矣。”說書先生晃了晃腦袋,“任大俠是頂天立地的好漢子、大英雄,當然不屑於這種趁人不備的宵小行徑。非但如此,他還明白地對那大小兩位魔頭說了,自己已然悟通天地至理、要他們趁早投降,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他願意放二人一條生路——”
“好!”
幺三兒脫口而出、喊了一聲,倒是讓說書先生一驚。
先生回頭瞧見是個總角之齡的牧童打斷了自己的話頭,心說“童言無忌”,也不著惱,隻是微笑著問道:“你覺得好在哪裏?”
見樓中無數人的目光都隨著說書先生一同看了過來,幺三兒不禁有些扭捏,支吾了半天才答道:“就是覺得這位任大俠很厲害,在那種關頭還能悟出高明功夫,而且心腸也好。”
“不錯,不錯。”先生連連撫掌,“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連你這樣不諳世事的孩童也瞧得出來這位任大俠氣概不俗,便足見他為人如何,你以後也要以此為榜樣才是。”
說書匠多稱“先生”,祖師也是拜的孔聖人,即是說他們亦有宣揚教化之責,是以此時肯撥冗跟幺三兒談上幾句。
幺三兒連連頷首,不再言語。
見狀,先生又回過身來,捋了捋長須,接著講道:“話接先前。任大俠固然是大義凜然,有心要周全二人的性命,卻不想兩位魔頭怙惡不悛、反而疑心是任大俠虛張聲勢,因而拒不從命,當真是可笑至極。道德經有言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可是此時萬般無奈之下,任大俠也隻好動用兵刃、殺一救萬了。”
“那兩個魔頭見勢不妙,便打算先下手為強、一齊向著任大俠搶攻。他們已可算是天下間少有的高手,通力合作之下更是勢不可擋,但比起悟通大道的任大俠卻還是差得海了。短短三招過後,也不見任大俠有什麼動作,兩個魔頭便一個中刀、一個中掌,一齊倒在了地上。”
“好!”
幺三兒又喊了一聲,可與樓中的陣陣聲浪相比,這一聲無疑顯得微弱極了,是以並未引起太多注意,唯獨一位坐在四輪車中的年輕人循聲看了他一眼,笑了笑,又轉過了頭。
待到喝彩聲稍停,先生續道:“那中刀的自不必說,已然一命嗚呼;而那位中掌的也被震斷心脈、立地成佛了。眼見首惡已除,任大俠便將幾位朋友救了出來,然後又幫著聖上掃除了餘孽。等到諸事已定,聖上感念任大俠救駕有功,正打算為此大加封賞的時候,卻發現任大俠和他的那幾位朋友竟不知何時飄然而去了,再無蹤影,似這樣功高不居,正可謂天下俠士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