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奮鬥之初(1 / 1)

而此時,不遠之處的帝國都城長安正發生著一連串的權利之爭,李淵的表弟楊廣幹掉了自己的哥哥,法定皇位繼承人,李淵的表兄楊勇,逼自己的父親冊封自己為皇太子。沒多久,隋文帝暴死(死因至今不明),楊廣順利繼位,成為隋煬帝,接下來,連續人事變動與洗牌,多少人受此牽連!幸好李淵此時在地方任職,還沒有資格參與到此次宮廷鬥爭中,因此,未受到什麼實質性的排擠打壓。但這一事件,首次讓李淵體會到權利鬥爭的殘酷,此時,三十三歲的李淵在官場上曆經磨練,沉默成了此時唯一的選擇!無論朝中如何變動,咱都不說話,隔岸觀火,以靜製動。

曆史上談及皇帝發跡之前,都有種種先兆,以應上天感應。根據《舊唐書》記載,一個看相的人第一次見到李淵,就大驚一句:“此必人主!”李淵聽到這樣的話內心洋洋自得,當時看來是當真了,大丈夫當立於天地之間,一展平身之誌!對於這樣的事情,我們看到了也別太當回事,因為曆史都是事後寫的。

實際上,此時的李淵正在自己的地方長官任上過逍遙安穩的日子。把母親(日後的元貞太後)也從長安接過來住,媳婦竇小姐不僅漂亮聰慧,平時幫丈夫處理來往公文,連落款筆跡都模仿的一樣,而且很孝順,婆媳關係處得相當的好。這讓李淵的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的滋潤啊!你說李淵這時天天都在琢磨著如何奪得天下,打死我也不信。而這段日子裏,竇小姐陸續為李淵生下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李淵小朋友已經順利的升級,當了父親。

在長安,大隋朝廷的洗牌完成,一切就要穩定下來,空缺的位置就需要重新安排人做。但任何時候咱中國都不缺乏候補官員,前頭剛空出一個位置,後麵就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都在托關係跑門路搶這個位置呢。若還是靜靜的等待上麵的任命調動,那就沒戲了。竇小姐又給丈夫出了主意:“現在的皇帝(楊廣)喜歡奢靡華貴的生活,尤其喜歡駿馬,咱家正好有幾匹像樣的好馬,何不敬獻給皇上,以拉近關係,你們倆畢竟也是表兄弟關係嘛。何況若以後讓皇上知道咱這明明有好馬卻不敬獻宮中,那就麻煩了。”但李淵並未行動,這涉及麵子和自尊。李淵的祖父李虎在北魏時期官居柱國大將軍,封隴西郡公,與另外七人號稱“八柱國家”,前麵說過的,北周時期進封為唐國公,到了李淵的父親李眪,官居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唐國公,一直都是朝中一品官員,公爵。到了自己這,不但沒了爵位,官職都降成四品。而昔日的受自己祖上所管轄的楊家,竟然趁機奪取北周,反倒成了老大,自己卻成了下屬,淪落到要給人家磕頭送禮的地步了,真是丟盡了祖上的臉麵,身上流淌的貴族血液也絕不會同意這樣。所以,送禮這件事情就被擱到一邊了。

雖然李淵沒有聽進去,但這位竇小姐對丈夫依然是相當關愛的。一個傳聞,隻是傳聞,《舊唐書》裏並未記載,在這裏說說而已。隋煬帝楊廣曾經看到李淵臉上皺紋比較多,四十多歲的人了嘛(看來李淵比較顯老),竟然當眾給李淵起了外號“李阿婆”,這種事情對於領導來說,有點過頭了,容易弄傷人心。李淵當麵沒有什麼發作,其實也是不敢,畢竟人家是皇帝,但是回家之後想起這件事還是惱火的很。竇小姐弄明白之後,馬上給夫君道喜:“這可是吉兆,夫君之前可是唐國公,‘唐’便是‘堂’,‘阿婆麵’就是‘堂主’,說不見夫君日後也是一國之主。”這種話聽聽就可以了,李淵估計也是一笑而過,還是自己的媳婦懂得安慰自己,對於這個什麼堂主那估計還並不會是當真的。

官場上還是得慢慢的混吧,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隻要無過,再加上親戚關係,李淵在擔任多個地方一級行政長官,熬完資曆之後,李淵終於調入京城,擔任衛尉少卿,即皇宮各城門守衛禁衛軍的老大,雖然品級不高,隻是正四品,屬於平級調動,但有兵權了,而且又回到了長安皇宮。可見,隋煬帝本人對李淵的信任。離領導距離越近,機會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