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與高山相交的,是清澈的溪流(1 / 1)

有人說最難說的話就是真話,因為真話有時傷人,說出口就會得罪人。

古時候,管寧和華歆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二人每日一起讀書,關係十分親密。

有一次,管寧和華歆在花園裏鋤地,刨出一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而不見,華歆卻撿起來細細觀看,露出貪婪的神色。他見管寧不說話,連忙將金子扔掉說:“君子不愛財。”

又有一次,管寧和華歆一起坐在席子上讀書,外麵傳來一陣喧嘩,是一位大官的車隊經過。華歆立刻扔下書本,跑到門外觀看大官的排場,十分豔羨。他正想回頭讓管寧一起來看,卻看到管寧拿出一把刀,將他們坐的席子從中間一分為二。

“你這是在做什麼?”華歆問。

“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們追求的東西不一樣,從今天起我不再是你的朋友。”管寧回答。

“管寧割席”是我國有名的曆史故事,生動地說明了何謂“道不同不相為謀”。管寧選擇朋友的標準很嚴格,他希望自己的朋友不僅僅是個書生,還是個不醉心於名利,不貪戀於富貴的君子。友誼的最高境界是一曲《高山流水》,如果是汙濁的小溪,哪裏會與巍峨的高山相交相惜?交友如此,對待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也要有基本的原則。

人以群分,想做一個重義的賢者,就要結交那些心地磊落、行為端正的君子。跟這樣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日子久了自然心領神會。看到的想到的都是高尚的,自己做起來就不會偏離。如果整日與汲汲營營之人為伍,自己也會成為蒼蠅群中的一隻,藏汙納垢,漸漸失去本心,變得汙濁不堪。更可怕的是,你未必能察覺到自己的改變。一個人若想遠離墮落,就要遠離那些行為不檢點、品德不過關的人,否則有百害而無一益。

一頭驢子和一個金色的鈴鐺成了朋友,鈴鐺就係在驢子的脖子上,驢子走路的時候,鈴鐺就發出清脆的響聲和它說話,它們每天都很快活。當驢子拉著沉重的貨車返回村莊時,鈴鐺會故意發出很大的聲音,讓周圍的人都看過來。人們發現驢子勤勤懇懇在勞動,都忍不住誇獎:“這真是一頭好驢子!”驢子很喜歡這個朋友。

一次,驢子看到菜園裏的青菜冒出頭,它吞吞口水,把頭探進菜園,想要吃點鮮嫩的葉子,沒想到鈴鐺突然大聲叫了起來。菜園主人聽到聲音,拿著一條皮鞭衝了出來,將驢子打了好幾下,驢子慌忙逃跑。

跑到安全的地方後,驢子埋怨鈴鐺:“你真不夠朋友!怎麼能提醒別人來打我!”

“朋友相處要有原則,我這是為你好!”鈴鐺嚴肅地說,“好朋友固然要幫助你,在你犯錯誤的時候,更應該提醒你!”

有人說最難說的話就是真話,因為真話有時傷人,說出口就會得罪人。故事裏的鈴鐺在驢子犯錯誤的時候大叫,讓驢子惱怒,但真正關心你的人不怕得罪你,如果因為別人的一句實話就大動肝火,隻能說明你的心胸太過狹窄,沒有雅量更沒有進步的需要。

很多人礙於情麵,從不給你提意見,對你的缺點視而不見。這樣的人也許會讓你感到舒服,對你卻沒有什麼好處。真正關心你的人敢於堅持原則,他們不會因為你的喜好而退步,更不會放過你的錯誤。隻有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接受他們的監督和教誨,才能不斷完善自我——比起得罪你,他們更怕你今後吃虧,這才是真正的關心。

人生在世,應該重視和諧的人際關係、高尚的交流氛圍。與人交往,在乎他人的品性,主動遠離那些舉止有違道義的人。要知道心靈如同一麵鏡子,上麵纖塵不染,看到的便是完整的自己;如果上麵汙濁不堪,看到的隻是一團黝黑。一個人自己要重視大義,修養品德,更要結交那些令名君子。有美德傍身,有知己相伴,這樣的人生永遠不會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