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義莊罹禍(1 / 2)

江湖無寧日,果然,平靜了兩年的江湖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大明天啟六年乙末月丙辰日,,三義莊全莊十四口人,一夜之間全部被殺。江湖殺人或被殺自是司空見慣,江湖人本就是過的刀口舔血的生涯,死個把乃至十幾個人並不足為奇,不是什麼大事,可因為死的是三義莊的人,而三義莊在江湖上不僅有名,而且口碑甚好,當然就非同一般而能夠躋身於大事之列了。

三義莊之所以有名,得從三位莊主義結金蘭說起。這在二十年前曾是江湖人津津樂道的事。大莊主李興時任四川遂寧縣令,當時遂寧連年饑荒,盜賊蜂起,地方治安十分混亂,曆任縣令不是被殺死就是被盜賊嚇走,一時之間遂寧縣令之職成為惡煞瘟神,誰也不敢沾邊,原本官場上一個縣令至少可賣十多萬花花銀,可這遂寧縣倒給萬銀也無人敢來。

朝廷為派一小小縣令傷透了腦筋,布衣寒士李興毫不知底,便成了替罪羊.上任的第三天晚上,李興剛躺下就被氣喘噓噓慌慌張張的主簿叫醒,道:“大人,不好啦盜賊攻城了現正在撞城門,就要撞開了,快躲避一下吧。”李興不急不忙披衣下床問:“盜賊多少人,守城兵丁呢?”這位主簿乃縣衙元老曆事多任縣令,對當地情況十分熟悉。

知大人初來乍到不了解情況,乃告知之道:“此地盜賊眾多勢力強大,兵丁根本無力與之抗衡,尤其是今晚攻城者是本地第一悍匪,匪首呼延霆本是將門之子,一身武藝十分高強,曾任知州捕頭,卻因為民伸冤得罪知府大人被逼為盜,他雖落草為盜仍不失英雄本色,常常劫富濟貧,從不侵擾百姓,但對官吏卻恨之入骨,一旦抓到稍有劣跡者,一律殊殺,決不放過。”

聽完主簿介紹,李興對呼延霆頓生好感,自忖若將呼延霆收伏,維護地方治安豈不事半功倍。於是思得一計,直奔城門。此刻盜匪正用擂木撞擊城門,守城兵丁驚慌失措。李興上前大聲呼道:“城下英雄且住手別撞壞了城門,有什麽事可向本官提出,隻要合情合理不違道義,本官盡量解決。”攻城盜賊從未見過如此大膽的縣官不卻一愣,有一黑臉大漢大聲道:“狗官,你有種就下來與老子對麵談談。”

李興答道:“好本官就下來談吧。”說完便叫兵丁開城門,守城兵丁大吃一驚,心想這縣大人真是書呆子與盜賊有何可談,說不定連小命都談沒了。於是有人勸道:“大人千萬去不得,這般人如狼似虎是不講理的,去了隻怕十分危險。”李興道:“無妨。”有幾名大膽的兵丁見縣大人欲去,道:“讓小的們護駕以壯聲威。”李興道:“不用,如果他們要殺我,諸位去了也無濟於事,反而多賠了幾位的性命。”於是李興單人一騎走向盜賊。

盜賊見李興身材瘦小文質彬彬一副文弱書生模樣,居然有如此膽氣,十分驚奇,幾個抬擂木的賊兵故意將擂木朝他撞去,城上官兵一見“啊”地一聲驚呼起來。李興視若未睹,待擂木撞至麵前揚手就是一掌,隻聽“啪”地一聲,水桶般粗的擂木竟然被擊斷。官兵一見大聲叫好,盜賊們卻被這驚人的臂力所震住,一時間喧嘩吵鬧被鴉雀無聲所取代。

李興趁此機會厲聲說道:“本官初到,已知此地治安混亂百姓疾苦,深知要治好本縣,必須標本兼治,首先就得還百姓一個安定的環境,人民安居方能樂業,本官知道諸位為盜也是生活所逼實出無奈,相信大家也不願繼續過著拋家離親提心吊膽的生活,因此,奉勸大家解甲歸田,本官保證既往不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