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初啼於華夏大地 第一百一十一節 人才使用原則(1 / 2)

第二卷 初啼於華夏大地

葉輝走的時候是懷著萬丈雄心離去,同時也下定決心要時刻學習,追趕三位領導的腳步。老師都是現成的,就向團長和政委請教即可。在他們麵前,自己和學生無異。

不僅是葉輝有這種渴望學習的感覺,就連民團建築公司老總林淵明現在都在努力學習中。不學不行啊,原本以為自己吃的是技術活,自己十幾歲從小工開始幹起,一步步走來成為幹大活的師傅。不是他自誇,從民宅到道路、橋梁的建設真還沒有他老林不精通的。

可是前幾天淩政委在視察剛剛落成不久的257套李家園新房的時候,對他的心血之作,美輪美奐富有民國氣息的新房讚不絕口的同時,也對他提出更高要求。那就是要求他從民團建築公司抽調精兵強將,和民團舟橋公司組建特種建築部門,專門從事研究隧道、橋梁、要塞、機場、軍港等軍事建築的承建工作。說實話,他當時是拒絕的,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林淵明對這些完全沒有研究,自覺無法勝任。

但淩政委卻拍著他的肩膀說道,“不會可以學嘛,再說又不用你親自上場,你隻要負責管理就行。尊重一線的科研人員,幫我把人才培養起來隊伍建設起來,就是大功一件,你老林辦事我放心。”

林淵明的心裏滾燙滾燙,一種士為知己者死的念頭湧起,暗自發誓自己哪怕是千難萬苦也要完成淩政委的囑咐。自己才剛剛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重新學習完全來得及。

獵鷹現在能夠理解後世為什麼有那麼多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第一,當然是忠誠和信任。第二,卻是理念一致的問題。第三,熟悉體製內部規則。

就像林淵明跟隨他們最久,了解華夏民族軍所有的規章製度,也知道他們的想法和理念。所以獵鷹指定他負責組建特種建築部門,何況他還不是完全的門外漢,技術基礎沒有問題。

現在華夏民族軍使用的都是內部自己培養的人才,像宣傳部他是指定田明負責,報社則由俞書明負責組建,都是經過考驗,用起來放心。好處顯而易見,令行禁止,不存在推諉搪塞,他們的理念可以很好的灌輸下去。

他們不僅是在政工部門裏麵實行內部選撥機製,對於軍事基層主官更是如此。雖然他們知道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員都沒有實際指揮的戰鬥經驗,也知道現在山東暫時屬於無政府狀態,大量孫傳芳、張宗昌的殘部和一些散兵遊勇到處遊蕩,有些甚至和他們聯係欲投靠。這些人都是有一定的戰鬥經驗和軍事素養,可是銀狐他們一概全部拒絕。

不是他們不想要,隻能說是他們現在不想要,時機還沒有成熟。

他們現在還屬於練兵階段,目的是要先建立一個強軍部隊,保持整個隊伍的純潔性。所以他們寧願招收身家清白,又是臨沂當地年輕人為兵。這樣的戰士經過訓練後是非常有戰鬥力,因為他們還沒有沾染上任何惡習,再加上銀狐他們的政治思想教育,強軍可期啊!在這樣的機製和理念下,華夏民族軍的凝聚力非常強,毫不誇張的說,即使有其他勢力想滲透進來都非常困難。

再看看同時期的山東省主席陳調元,1928年6月初北伐軍攻占北京(自此北京改稱北平)、天津,孫傳芳、張宗昌部均垮散。陳調元即派參謀多人分赴孫、張各垮散隊伍所在地宣稱:陳調元是北伐軍總司令之一,大家如歸陳帶領,保證有餉有械。

結果大部分孫傳芳部隊被陳調元收編,張宗昌的部隊也有一些散兵被陳調元收編。自此,陳調元兵多將廣,聲威大振。蔣介石為了讓陳調 元居間聯係北方馮玉祥、閻錫山各軍,以謀緩衝,乃在孫良誠走後任命陳調元為山東省主席。

可是那又如何,這些殘兵敗將拿著國民政府軍餉,表麵上依附陳調元,私底下陽奉陰違,跟其他勢力眉來眼去。這樣的部隊可以想象他們的戰鬥力如何?又如何能成為守護山東的力量,打擊山東境內土匪?

而陳調元隻不過是得到政治上的好處,成為名義上的山東省主席而已。

老蔣的南京國民政府是在1928年5月北伐軍趕走張宗昌後才設立山東省主席的。第一任省主席是馮玉祥係統的將領孫良誠,但因當時濟南被日軍占領,所以在孫良誠1928年5月至1929年5月這一年的任期內,山東省政府始終設立在泰安,名義上省主席是孫良誠,實際上由石敬亭代理。

1929年5月3日當陳調元接任山東省主席的時候,濟南日軍尚未全部撤出。陳調元來山東時的名義是國民政府接受青島、濟南特派員兼代理山東省政府主席,日軍於 1929年5月20日全部撤離濟南後山東省政府才由泰安遷到濟南來。

陳調元雖然在山東貴為省主席,但他的政令卻不能在全省貫徹。東部山東半島十幾縣為“膠東王”劉珍年所盤踞,青島是日本的勢力範圍,西部山東巨匪“劉黑七”也控製七八個縣城,而現在的整個臨沂大部分地區已經無聲無息地落入了銀狐他們的掌控範圍。所以陳調元的政令所及隻在山東的中部以西,或者是他的嫡係部隊掌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