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知宣州(1 / 3)

1027年初,天聖五年春,正月,壬寅朔,初率百官上皇太後壽於會慶殿,遂禦天安殿受朝。

己未,樞密副使晏殊罷。殊上疏論張耆不可為樞密使,忤太後旨。會從幸玉清昭應宮,從者持笏後至,殊怒,以笏撞之折齒,禦史彈奏。

劉娥坐在玉清宮宮殿內,手裏拿著禦史剛遞上來的劄子,看著跪在下方的晏殊,笑而不語,這簡直就是遞給她的一個機會…她該如何好好把握呢?

王曾一開始坐在板凳上,隻是他跟晏殊素來交好,這樣的事也不能不發表意見,躊躇了一會遂站了起來作揖後說:“晏殊應召,從人持笏,遲到多時,至令君上以侯臣下,因此急怒,不慎傷從人,是為無心,訓誡罰奉則妥…”

呂夷簡跟王曾素來又不合,聽他這樣一說,遂也站起來:“晏殊身入輔弼,百僚所法,而忿燥無大臣體,故而重罰,以儆效尤,何能僅以罰奉而輕忽此事,請正典型,以允公議,貶黜出京才是正法…”

趙禎坐在那不言語,晏殊也算是自己的先生,爹爹在他兒時就讓年輕的晏殊教自己,自己這個時候幫他或許就有失公允,不幫又於心不忍,晏殊這個時候是撞了太後劉娥的當口,劉娥本就因為他論張耆不可為樞密使惱怒在心…這次定是要把先生外放了劉娥才會善罷甘休吧…趙禎覺得外放兩年再回來也不是壞事,這種時候還是外放的好…遂一直不語。

劉娥聽兩人人說完之後,笑著看跪在地上的晏殊說道:“官家雖然年輕,卻大婚幾年過去了依然無子無女…吾聽聞晏相公家嫡出大姐兒正值豆蔻…”

“大娘娘!晏相公出知宣州可否?”趙禎不願劉娥再說下去,要是晏殊的大姐兒進宮做了宮妃,晏殊的仕途也算葬送了,這晏殊本就是將帥之才…而且退出仕途這是趙禎不願看到的。

“吾想著…還能留下晏相公,況且晏相公…何樂而不為呢…不過既然官家都說了出知宣州…吾也不能駁了官家的麵子…”劉娥依舊是笑吟吟的說著,自己可沒有叫晏殊出京的意思,這可是官家的意思。

晏殊剛才聽聞嫡出大姐兒的時候,全身都要顫了…聽聞最後劉娥的說辭又忙領旨謝恩…混混沌沌的回了家…

“爹爹回來了!”嫡出二哥兒晏居厚在門口迎著了晏殊,他笑吟吟的奔向晏殊,晏殊這個兒子剛剛垂髫的年紀是續弦大娘子孟氏所生,跟嫡出大姐兒晏瓊琚不是一母所生,李氏過世兩年後才娶了孟氏,孟氏也是生了哥兒跟姐兒,不過其餘的都還小,除了剛才的居厚還有一個承裕、一個瓊瑤,一個才剛剛會走不久,一個體弱多病常年在屋裏歇著,所以時常來迎接他回府的還是居厚。居厚像往常一樣想晏殊抱一抱,隻是今天,晏殊沒有像往常一樣張開雙臂迎接他,而是以一個笑容代替了。居厚見爹爹不抱他,扁個小嘴巴一臉不開心。

“官人,怎麼臉色這樣難看?”大娘子孟氏挺著大肚子出來迎接。

“不礙事,回屋裏去跟你說…”晏殊一手牽著居厚,一手扶著孟氏往裏慢慢走去。

“出什麼事了麼?”孟氏覺得今日跟以往太不一樣,心裏有些犯嘀咕。

“嗯,也不算,就是我要去宣州做知府了,你也知道…每年都有外放的官員,也都有入京的官員,這都是常事…”晏殊說的聲音不大,風輕雲淡的樣子,其實是在回來的馬上,自己編了很久的話語。

晏瓊琚,小名婉兒,晏殊嫡出大姐兒,聽聞自己父親來了,因為正跟大娘子孟氏生氣,怕她在爹爹麵前一頓說再把事情定了下來,自己可真的沒有活路了…一路小跑的來到正廳,自己異母胞弟居厚坐在爹爹的腿上玩著手裏的東西…孟氏在跟爹爹說著什麼。

“爹爹!”婉兒笑吟吟的走了進去。

“婉兒…”晏殊看著這個大女兒,不願她進宮,豆蔻年華稍縱即逝的時候,不想她去宮裏蹉跎一生…不僅如此,婉兒是李氏留下來的唯一的孩子…若是入了宮,自己死後也難跟李氏交代…而且最重要的是仕途也算全部斷送了…雖然會封個爵位,卻再沒有實權…不能幹政…這於他於婉兒都是不公的…晏殊頓了一下道:“爹爹過幾日就要去宣州…”

“怎麼這麼突然…”婉兒一臉驚訝,遂又想起孟氏,孟氏不會在爹爹出知宣州的時候把自己真的許了她的什麼侄子了吧…還是個沒有功名的庶出哥兒…想想今天木瓜在外聽聞回來後偷偷告訴她的時候,她簡直都要氣瘋了!孟氏進門這些年生了幾個孩兒,自己在她眼前就越發的礙眼,旁的人都會跟著祖母生活,可憐自己也沒有…叔父、母親、祖父、祖母前幾年都相繼過世…母親死後父親就依照母親的遺言把她的嫁妝都留給了自己,說以後自己出嫁除此之外還會再把祖母留給她的一起叫自己帶走…這應該是孟氏討厭自己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