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正朝綱”就是指靖豐帝的皇位得來不義。根據遜王放出的消息,先帝並非重病駕崩,而是靖豐帝無法忍受先帝繼續在位,所以發動宮變,將先帝鳩殺。
靖豐帝聽到這個傳聞的時候生生氣笑了,他的這個皇弟總是讓人出乎意料,披著溫和的麵具,實際上是一隻會咬人的狗,隨時有可能對著你來一口。
不過遜王起兵恰好給了靖豐帝一個很好的調兵的理由。最近南方的各個小部落蠢蠢欲動,雖然單個對越國沒有什麼威脅,如果聯合起來的話也會是一個大麻煩。
遜王謀反的翌日,朝堂上的大臣們持有不同的觀點。一部分認為依照遜王的性格,造反不像是他會做的事,有可能是被奸人蒙蔽,應該以理服人。另外一部分則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遜王又不是三歲小孩,怎麼會這麼輕易就被人蒙蔽?
還有一小部分人對當初先帝駕崩提出異議,是不是真的如傳聞所言?為平息傳言,要求靖豐帝給說法——這些人的代表就是韋平淮。
尚書右仆射的官職形同副相,他的疑問提出來得到了很多附和,而這一些人基本上都是暗地裏投靠了遜王的人。
靖豐帝冷眼看著這些朝廷重臣像市井婦人一樣你來我往的吵了起來。等這些人吵夠了靖豐帝才扔下一個重磅消息:他打算禦駕親征。
此消息一出,剛才還吵得熱火朝天的大臣們立馬陣營一致,跪求靖豐帝三思,禦駕親征事關重大,不可輕易為之。
可是靖豐帝心意已決,哪裏還聽得進去勸呢?他讓李公公將準備好的聖旨拿出來,上麵已經對出兵做好了安排。
皇帝親征,顧煊衣為前鋒,君燁磊為靖豐帝副將,讓西南方五個重鎮集結兵力,準備大軍三十萬,誓要將遜王打得落花流水。
這個消息飛快的被人送出了皇城,送到了遜王的營帳裏。
不得不說,這個消息讓遜王很是意外,不過也恰好很符合他的心意,如果讓靖豐帝死在戰場上,那個位置就一定是他的了!
——
京城裏,因為靖豐帝要出征的消息熱鬧了一陣子,不過作為皇後,樂寄瑤沒那麼多心思管其他的事了,每日抱著兒子看著靖豐第忙碌,竭盡所能的幫他減輕負擔。
靖豐帝十分欣慰,他不舍的摸著樂寄瑤的肚子,等他回來的時候差不多用過已經生了吧?
靖豐八年八月,剛剛過完團圓節,帝軍開拔,趕赴西南,此時遜王的大軍已經連下兩城,氣勢恢弘。
本來顧煊衣作為先鋒,應該比靖豐帝他們要先半個月出發,隻是臨行前君燁磊想到馬上要過中秋節,向靖豐帝進言,自己代替他先一步出發,讓顧煊衣在京城陪著妻兒過完節再跟大軍一起走。
馮氏對此很是不滿,人家要一家團圓,說得他們家就不用了一樣。
君燁磊沉默,他的一家比起顧煊衣的來要複雜得多。每年過中秋到最後總是會爆發妻妾之間的爭鬥,弄得大家不歡而散。
這樣的團圓節,不過也罷。
八月十六,靖豐帝帶著大軍出發,顧煊衣隨行。
從京城到西南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這一路上,靖豐帝每日都會跟顧煊衣探討局勢,時間一天天過去,顧煊衣越來越奇怪。
他從來沒有跟靖豐帝上過戰場,但是靖豐帝對他的想法和行事風格非常了解,就好像他們曾經一起並肩作戰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