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遞進內閣的奏折特別多。
東南發了洪水,相鄰的兩省都遭了災,州府紛紛向朝廷上書求救。
上書的內容大同小異,太子仍是每一封都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並對各州府受災的差異進行了標注,將受災嚴重程度與內閣給出的賑濟方案進行比對,將其中幾個有差異的州府勾了圈,預備明日拿去內閣商議。
正在擬寫救災安排時,王吉進來端著青瓷碗進來了,默默放在太子手邊。
太子正渴著,見那青瓷碗裏飄著涼氣,他拿著勺子舀了一點,淺嚐輒止。
很清甜、很解暑。
“賞。”
王吉道:“爺,這不是廚房呈上來的。”
太子抬眼。
“是幼寧姑娘想出來的法子,做了兩碗,她吃了一碗,另一碗叫素心端過來給爺的。”
太子放下碗,沒有說話。
王吉道:“爺,還賞嗎?”態度一如往昔的恭敬,隻是語氣裏帶著一絲兒揶揄。
太子何許人也,自是聽出了王吉這一絲兒話外之音。
冷冷抬眼,王吉被這目光看得直打哆嗦,趕忙退出去了。
待書房中隻剩下太子一人,他重新端起青瓷碗,他不喜歡白瓷,卻喜歡青瓷,碧色的碗盛著雪白的酸奶,霎時解暑喜人。
徐幼寧送這酸奶過來,顯然花了不少心思。
他盯了一眼,拿起勺子繼續品嚐她的小心思。
酸奶、蜜桃,都是他吃過的東西,也都不怎麼喜歡,沒想到兩個普普通通的食材混在一起如此可口。
眼前浮現出徐幼寧的臉龐。
太子忽然覺得心有點亂。
他擱下碗,正想繼續批閱奏折,王吉又進來了。
“何事?”
王吉道:“慧貴妃娘娘來了,在蘭憩閣。”
“怎麼這會兒來?”太子自言自語了一句,命王吉稍稍整飭了容裝,便往蘭憩閣去了。
蘭憩閣在承乾宮的旁邊,靠著東宮的鳳棲池。
太子走過去時,王福元站在廊下,見太子來了,忙躬身一揖。
他徑直走進蘭憩閣,便見慧貴妃懷裏抱著隻三花狸貓,正坐在美人榻上。
“母妃。”太子道。
慧貴妃沒有抬頭,依舊逗著狸貓,輕笑道:“有句俗語叫娶了媳婦忘了娘,如今承乾宮裏住著人,我要見你,倒得在這種地方了。”
“母妃說笑了。”
慧貴妃抬起頭,見太子模樣:“聽說這陣子政事繁忙?”
太子點頭。
慧貴妃歎了口氣,叮囑道:“再忙也要注意身子,瞧著你這陣子又瘦了些。”
“兒臣知道了,若是母妃不過來,原是打算這會兒歇下的。”
“你這麼說,還是怪我打擾你休息咯?”
“兒臣不敢。”太子說完,直截了當地問,“母妃深夜前來,可是有要事相商?”
慧貴妃一麵低頭給三花狸貓撓著脖子上的毛,一麵輕言細語道:“我聽說明日內閣就要擬定東宮幕僚的名單了,你琢磨了這麼久,相中了哪些人?”
“傅成奚、梁融、衛承遠。”
慧貴妃頷首讚許道:“成奚自然不用說,梁融是梁文清老先生的嫡孫,梁家是士林頗有威望,把梁融留在東宮是為上策,不過,這個衛承遠是什麼哪一家的子弟?我覺得有點耳熟,像是在哪裏聽過,又想不起來是誰。”
說著,她疑惑地望向王福元。
王福元本來聽到衛承遠這個名字之後,神色便有些不自然,再被貴妃一點名,隻好硬著頭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