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有意義的時刻應該是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因為那時候我們可以回頭,看看這一生是怎樣度過的。
“這人是個吝嗇鬼,命卻挺好。”是居民對阿爾邦的評價。阿爾邦年輕時事業有成,賺了不少錢,說得上是個小資本家,但他卻很吝嗇,把日子過得像窮苦人家——每個月的花銷都是積蓄的九牛一毛,給家裏人的零用錢又是少之又少,除非他那天很開心(多半是在生意上坑了合作夥伴一大筆),不然就算是重要的節日也像個鐵公雞似的不肯多拔一毛,不肯多花些錢來慶祝。所以村民又叫他“最笨的聰明人”。這麼叫他還有一個原因是他能讓鎮上的美人埃梅利在他還是一無所有的時候放棄一個富豪選擇他,據說是因為當初他甜言蜜語打動了埃梅利,又答應埃梅利的母親安娜每個月給女兒起碼五百法郎作為日常花銷,額外的生活花銷或特殊情況的花銷都由他承擔——前幾個月他還是照做的(嶽父盯得很緊,他是打心底疼女兒又不相信女婿的),後來便失約了,大概是因為跟埃梅利生活久了,覺得她沒了初見時的風韻和典雅,新鮮感和刺激感隨著時間一點點地消逝,自然也不願在她身上花更多錢了,久而久之,大美人埃梅利的憧憬未來的念想便被消磨殆盡了——她知道自己不會過上向往的幸福生活了。
阿爾邦早年父母離婚,母親一手將他帶大,因為生活所迫母親把他送進接濟院裏,大概是因為她的工作是在別人家當女仆,不說別的就連吃穿都已經支透了她大部分的收入,盡管她再怎麼省吃儉用,還是避免不了餓肚子的問題,還是避免不了憂慮明天,後天,以後的日子怎麼辦——她常常被這個努力了很久卻一直未得到解決的問題逼得焦頭爛額,再加上骨肉分離的痛苦常常令她崩潰。
生活的壓力使埃梅利從一個數學差到連計算都不過關的,無憂無慮的姑娘變成了個精打細算,勤儉持家的妻子。
阿爾邦的吝嗇,辜負了埃梅利美好的青春,粉碎了妻子的愛美之心,把她的美像金子一樣埋進了土裏,也粉碎了一個老實敦厚的父親對女兒最深切的愛念與關懷。這是那個時代老實人,善良人的悲劇,同時也映證了十七世紀女性的無權,無利,無福和無可奈何。
清晨的陽光從天邊落下,穿過大街,爬上窗戶,照到阿爾邦女兒雅克琳的臉上,透進她的心裏——喜悅,激動,充滿活力,這就是她一天的開始。雖然過往的經曆告訴她時間大概還是會在枯燥而平凡中消逝,但她總是滿懷期望。
早飯跟以往一樣,麵包,黃油,熱牛奶和一個蘋果,從雅克琳記事以來——十九年,從未變過。雅克琳曾向在家裏有絕對威嚴和地位的父親提議過多加點東西,例如少許肉,幾片薄起司,最好還有火腿。這當然對於阿爾邦來說是輕鬆一舉的事情,但吝嗇鬼的外號不是白叫的,女兒第一次嚐試融入父親心裏的舉動,不過分的小小憧憬被他無情地,不假思索地粉碎了,他認為多添的食物所花的錢日積月累下來,這將是一筆小資金,就像每天把多花的十法郎存起來,一周,一個月,一年將會成為一個可觀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