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師承正統(2 / 2)

“十萬起?臥槽!”

張維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就這麼一個小木頭烏龜,竟然要十萬起?!他覺得自己的三觀被刷新了。

倒是王亞東,他的關注點跟張維不太一樣:“老三,這個‘華夏工藝美術大師’又是怎麼回事?算是官方給予的正式稱呼嗎?”

“這個問題問的好,”陳果道:“‘華夏工藝美術大師’不但是官方給予的正式稱呼,而且這個稱呼不是那些什麼某某協會給予的,而是內閣給予的,算是再正規不過的官方認可了。”

“什麼?”

“臥槽!”

“內閣正式認可的?”

陳果爆出來的這個料,把哥仨都給震的不輕——別說,就在剛剛,哥仨還真的以為這個“華夏工藝美術大師”就是那些個有那麼一點官方背景的什麼某某協會給予的稱呼呢,沒想到啊沒想到,竟然是內閣給予的?這就有點嚇人了。

見哥幾個對這東西有興趣,陳果也樂的跟大家說說,遂接著說道:“在剛建國之後,咱們國家最初將在工藝美術領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人士命名為老藝人,後來咱們國家製定了《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這麼個規定,之後,國家就根據《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對符合一定條件且長期從事工藝美術製作的人員,由內閣負責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工作的部門授予‘華夏工藝美術大師’的稱號。

‘華夏工藝美術大師’是一個國家級稱號,也是咱們國家在工藝美術領域的最高稱號,第一屆是1979年,不過這個評選不是每年都有,到第一屆現在總共才評選了七屆,其中最近的一屆評選是去年,當時包括陶瓷、玉雕、木雕等等所有行業的大師參與評選,總共才評選了87個人,所以你們可想而知,這個稱呼有多麼珍貴,能獲得‘華夏工藝美術大師’稱呼的人,又是多麼厲害。”

“……”

張維、王亞東和李恩龍三人已經呆住了。

如果說剛剛他們還覺得陳果說的讓“華夏工藝美術大師”雕一個“富甲天下”起碼都要10萬還有些貴的話,那麼現在,他們不這麼想了:全國所有的玉雕、陶瓷、木雕等與工藝美術相關的各行各業才評選出來87位工藝美術大師,那麼如果具體到木雕行業,能有幾個人能夠獲得這個稱呼?

三五個?

最多也就七八個吧?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40年,總共就評選出來七屆,再去掉已經去世的,在這些在世的大師當中,再去掉那些因為年紀太大已經不能從事雕刻的,剩下的還能從事木雕的“華夏工藝美術大師”估計有沒有20個都懸,這可都是真正的國寶級的大師,能花10萬就請大師給自己幫忙雕個文玩,賺大發了好不好?

“那老三你呢?你是什麼級別?”張維心直口快,忍不住問道。

“我?”看著兄弟幾個好奇的目光,陳果笑了:“我沒考過,我也不知道我是什麼級別。”

“這樣啊……”張維有些失望。

“嗯,”陳果點點頭,接著說道:“不過我這個雕刻是跟我爺爺學的,我爺爺有個省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的證書。”

“……”

哥仨全都無語了,一直以為老三這木雕是野路子、自己隨便野蠻生長的,沒想到人家還是師從名師,雖然不清楚這個“省級高級工藝美術師”是個什麼級別,但類比的話,起碼也能相當於大學教授吧?

最要命的是,這個老師還是老三的親爺爺,你說這事兒氣人不氣人?

一直沒怎麼說話的李恩龍實在是忍不住了:“還有沒有天理了?老三,你爺爺那麼牛,你成績怎麼還這麼好?”

“因為我爺爺說了啊,這東西其實就是個個人愛好,當成第二職業也不錯,”陳果理直氣壯的道:“但如果是主職業的話,還要看文化水平。”

“那你爺爺是幹嘛的?”

“我爺爺?原來是我們村小學的校長,現在已經退休七八年了,怎麼了?”

“沒什麼。”

李恩龍立刻敗退,表示自己服了:人家的爺爺就在身體力行的踐行“木雕這玩意兒就是個愛好和興趣,關鍵還是要學習好”這個理念,自己還能說什麼?

53705/52132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