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秘的孩子(1 / 3)

春雨淅淅瀝瀝從清晨持續到了暮色磅礴,漆黑的曜石台階在黑夜中閃耀著雨水衝洗的晶瑩。

陰風瑟瑟,恍惚中有陣陣淒慘唳嚎,不知是何種神獸經久哀鳴,響徹山穀。在一處斷崖,以為白衣老者盤腿而坐,周身靈氣纏繞,似乎有什麼喜事,雖然滿臉褶皺,卻掩蓋不了那一絲微笑。山腳下,一眾僧侶身披袈裟,腳步輕盈,踩在這光滑的黑曜石台階之上卻如履平地,此時若有視力超神之人在旁邊仔細看去,定會大呼神跡,隻見僧侶赤腳而行,腳麵與台階接觸之處金光一閃而過,再望過去之時,僧侶們已經到達山腰,未經修行之人看去,隻見一道金光順著萬道台階綿延到上去。須臾之間已經到達山頂,而在此時,一對中年夫婦抱著一個孩子來到了山腳之下。

男人名為寧詢,瀝瀝細雨依然無法掩蓋男人氣宇軒昂,眉目之間一股英氣散發出來,目光堅定的望著藏在雲端的山頂,似乎心中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而一旁的婦人,懷中裹著一個孩童,卻是眉頭緊鎖,萎靡不振的樣子,其懷中孩童大約三四歲的模樣,仿佛睡著一般,十分可愛,至少在旁人看來是這樣。可是,這孩童今日正滿十歲,事情還要從三天前說起。

三天前,修文城中,三匹烏黑的駿馬拉著一輛華麗的轎子在城中飛馳,仔細看去,三匹烏黑的駿馬連眸子都是一股漆黑,看不到一絲絲光芒,而馬背上披著道道金色符文,華麗的轎子上也布了幾道金色符文,馬車在城中橫衝直撞,直奔城中一座高塔,行人遠遠望見馬車紛紛躲避,腿腳不好的老人們來不及躲避就被衝到在地,可是馬車卻沒有絲毫停滯,也沒有人站出來上前製止馬車離去。

從空中看修文城的布局像極了一副八卦圖,城中人大多知道此事,相傳是修文城以前是一處荒蕪,每年江洪水泛濫之時此處便會成為一片沼澤,因而隻有零星幾乎村民在此處居住,後來來了一位大能路過此地,不忍看村民屢遭洪水侵犯,不知用來何種手段治好了洪水,並帶領村民規劃了最初的城池。

城中的高塔在城南,而城主府在城北與之對稱,這輛馬車正是從城北的城主府中離開徑直奔向了城南的高塔。

城南高塔,遠遠望去是這座小城中最高的建築,可是看起來卻是十分樸素,像極了寺廟中常見的高塔,仿佛隻是普通木材搭建而成,站在塔下可以數出共有十七層。此處正是鳴國最大的藥商眾藥閣在修文城中開設的分支。

馬車在塔下停了下來,一名中年男子帶著兩名仆從車中走下,然而塔中卻無人出來相迎,畢竟在這小城之中還沒有值得眾藥出門相迎的人,即便此處僅僅隻是一處小小的分支,哪怕是城主來此,也隻作為一名普通顧客。而當有修為深厚的大人物來此之時,塔中守護者在其進城那一刻便會時刻感知其動向,從而及時出門迎接。如遇修為偉岸之人欲隱藏實力來此城中,塔內便無法感知,不過守護者也深知,如果真的有超強者來此,既然無法感知,自然無可奈何對方,不知也罷。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修為低下之人借助了外物來隱去自己的實力,不過此類物品也有品階之分,低階物品例如暗石,產自磨盤山深處,隻可隱藏較低修為者實力,但是卻有克製之物,例如眾藥閣每個分支門口都懸掛的一麵鏡子,此鏡為閣中長老煉製,名為明鏡,可以照出修行之人的修為以及身上所藏兵器。而另一些便是由丹師煉製的丹藥,丹藥按照藥效分為九道,一道最低,九道最高,因此丹師的等級也隨著丹藥分為九道。基本上六道以上的丹師煉製的隱修丸便可騙過大陸所有高手,而七道以上者,則可瞞天過海,用來躲避雷劫

從馬車下來的中年男子正是為了者隱修丸而來,此人正是啟明閣的執事長老宮肖,為了三天後啟明閣的一場大事而下山來采購。他剛剛從城主那裏得知眾藥閣最近有幾枚較高階的隱修丸,因此著急趕來,生怕被別人搶先買走。

寧詢是這裏的常客,因為自從九年前妻子誕下一子,每月都要來此處購買一些丹藥,把丹藥碾碎,水衝泡之後,喂給永遠嬰兒模樣的孩子作為提供能量的食物。今天剛好來是買丹藥的日子,不過,寧詢購買的僅僅是一些常見的補給能量之藥。

今天正好撞見了來此采購的啟明閣的執事。執事宮肖倒也懂規矩來到閣中先向大堂中櫃台前索要一張木牌,木牌上記著一個數字,憑著牌子排隊,眾藥閣的規矩,買藥必須經過藥師詢問,方可取藥結賬,一是為了防止有人囤積藥物或者用在壞的地方,而是丹藥種類複雜,怕是普通人買錯藥,砸了自己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