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夫人早就放出話來,隻等宋文華考完科舉,就為他定親。所以宋文華一中榜首,便有許多媒婆湧上門來說親,直讓宋夫人又喜又愁。
喜得自然是她兒子行情好,不用擔心孤獨終老,愁的則是宋文華這家看不上,那家不喜歡。
“劉大人的這位姑娘,年方十六,清秀可愛,尤善女紅,文華,你看如何?”宋夫人把畫像攤在宋文華麵前期待的問道。
宋文華略看了看便道:“這位劉大人家裏家風甚嚴,女子都不許讀書識字,恐怕和咱們家不大合適。”
宋夫人一聽說這姑娘不識字,便打消念頭,另介紹一位,“這個好,戴大人家的姑娘,端莊文雅,熟讀詩書,與你紅袖添香正正好。”
宋文華又搖搖頭拒絕道:“這位戴姑娘倒是熟讀詩書,但在戴家,就連掃灑的丫鬟也能吟詩作對,到時候恐怕母親又要嫌人家酸文假醋了。”
宋夫人急急辯解道:“兒媳婦有學問,我幹什麼要嫌棄人家,高興還來不及呢。”
“可要是這位姑娘開口‘子曰’閉口‘噓唏’的,沒幾天恐怕母親就要朝人家翻白眼了。”宋文華非常了解自己的母親,她是宋家最會賺錢的人,可也是最“沒文化”的一個人,之前宋歸鴻對著她念情詩,還被不解風情的她削了一通呢。
宋夫人想象了一下那個場景,的確是有點難以忍受,她唉聲歎氣,依依不舍的放下戴姑娘的畫像,指著另一位說道:“這一位呢,她可是知情知趣,又善音律,長相美豔,你也不喜歡麼?”
宋文華挑剔的看了一眼,“美則美矣,恐怕於室不安呐。”
“那這個呢?懂詩書,性情爽朗,又不張揚,總符合你的要求了吧。”宋夫人又道。
宋文華朝母親笑了笑,“長相稍嫌平淡了。”
宋夫人恨恨捏了一下兒子的胳膊,“都是好人家的姑娘,豈能輪到你這個臭男人在這裏說三道四的,要不是你是我兒子,我早把你打出去了。”
宋文華對母親告饒,“母親著急為兒子娶親的心思我知道,我也願意成親安定下來,隻是這樣對著畫像胡亂指一通,哪裏能知道對方的真實長相和性情,要真想娶到合心意的妻子,還是該兒子交處。”
宋夫人也覺得有道理,就算是拍照還有美顏相機呢,何況這種完全失真的畫像,要真想以後兒子後宅安寧,還是得找個跟他心意相通的妻子,可在這個時代,這個要求談何容易呢。
“人家誰家裏肯讓姑娘沒名沒分的與你相處呢。”宋夫人鬱悶的說道。
“那可不見得,街口賣豆腐的老張還不是讓他閨女見天在檔口吆喝麼?”宋文華故意說道:“娘該不會還有門戶之見吧?有了皇子女婿,就也想找個門當戶對的兒媳婦了?”
宋夫人錘了兒子一拳頭,“去你的,你娘我是那樣的人麼?我當年認識你爹的時候,也是個沒落的商女。”
“那不就結了,娘隻管放心,兒子這次外放做官,必定給您找個兒媳婦。”宋文華滿臉自信的允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