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出生起,就有獨屬於自己的親情。

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的馬克思說過——還有什麼比父母心中蘊藏著的情感更為神聖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貼心的朋友,是愛的太陽,它的光焰照耀溫暖著凝聚在我們心靈深處的意向!

在馬克思的話裏“親情”是偉大的,神聖的,是仁慈的。

我們對家人的行為,可能會因為不理解,而煩惱;但其實這隻是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關心你而已。

或許有人會說“孩子和父母之間有著代購。”

但其實哪兒有什麼代溝啊,不過是父母們對你的愛,不會說出來罷了,他們隻能用自己的方法去表達,不管你們懂也好,不懂也好。

天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回到父母身旁,看著兒時的照片,更覺得往事如昔,光陰似箭。但願我們能多花時間陪陪最愛的親人。”——陳雨黎

在這位“陳先生”的眼中,親情是老時的回憶。

回憶自己的童年,回憶自己年少時和家人歡聲笑語,雖然樸素,但卻很真實。

年輕的我們總是覺得老了的父母是累贅,不要否認;這種事在當今社會上是有的,或許知道的人不多,但卻不可否認。

我們應該仔細想想,父母樣了我們十幾年,含幸茹苦的把我們養大,對我們從未要求過太多,隻是希望我們能夠好好的活著而已,而我們能做的不過是膝下盡孝罷了,這很難嗎?

這並不難,為人子女,不用有限的光陰去做些有意義的事,非要等到“子欲孝而親不在”這種後悔莫及的境地嗎?

或許有人會說,在有限的生命裏;除了孝敬父母以外就不能做其他了嗎?

答案是可以的,然而古人有雲“父母在,不遠遊。”在古代被曲解成了“父母在家,不能到處亂跑”然而其真正的意思是“父母健在,我們如果要出去遠遊,應當先將父母安排好,才能遠遊。”

而我們除了盡孝道以外也可以參軍報國,或者是投入但文化,商業中;以商業,文化入侵他國。。

這都是有意義的事,不比浪費光陰要強嗎?

——2020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