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勞煩王爺引見。”林清歡笑著,對著景熙行了個拱手禮。
景熙隨手牽了她的手腕,扶著林清歡下了馬車。
還細心的幫林清歡把風帽戴好,叮囑她抱好手爐。
楊慶忠看景熙領了個少年郎下了馬車,隻覺得是不是自己看花了眼。
看這架勢,攔路的車上坐的應該是林清歡啊。
待兩人走近,楊慶忠看著對著自己笑眯眯眨眼睛的少年郎,晃了一下神,這可不就是林清歡嗎。
“這位是皇後娘娘的使館,清世子,世子爺。”景熙簡單介紹道,也不說是哪一家的世子爺。
但是跟著的幾位官員都是見過林清歡的,知道這是林清歡。
皆打著哈哈和林清歡見禮,並不說破林清歡的身份。
他們自是不會戳穿的,這此去延縣,本就是冬日裏,又是去賑災,可想而知,他們這些人必定也要吃的和災民差不多。
但是林清歡可是廚神娘娘下凡啊,帶著一位廚神娘娘,還怕吃不好飯嗎?
這時候誰戳破了林清歡的身份,誰就是傻子。
至於其他的隨從人員,認識林清歡的,自是不會多說話,不認識林清歡的,隻當是哪一家勳貴的子弟,求了皇後娘娘出門曆練。
種事情很是正/常。
林清歡嘴中含了藥丸,和幾人說話見禮。
便又回到了馬車中。
眾人騎馬的上馬,坐馬車的上馬車,出發往北邊而去。
官道一直有人打掃,所以行起路來還算順暢,當日夜間,就歇在了一處驛站。
大雪連天,有銀子不會出門,災民又住不起驛站,所以驛站也很是冷清,隻有他們這一撥人。
楊慶忠和景熙商議了,不露景熙的身份,隻說是朝廷派的人,查看災情。
驛站很小,隻有驛丞一家子領著幾個下人差役。
每間屋子裏都是大通炕,一行人不願意奢靡,隻林清歡領著春喜、阿梨住了一間屋子,景熙領著輕羽、月齊住了一間屋子,楊慶忠和幾位官員住了一間屋子,另外又安排了兩間屋子。
林清歡的屋子就在景熙的屋子旁邊,一走進去就覺得屋裏暖烘烘的,在馬車中坐了一日,林清歡也不願意再坐著,嚐了驛站提供的飯食之後,主動做了兩鍋的麵,眾人同吃了,留了值夜的人,各自回了屋子裏歇著。
林清歡和景熙一起說了會兒話,也各自回房歇著了。
行路難,舟車勞頓,除了阿梨坐在炕尾打坐,林清歡和春喜則是直接並排躺在了炕上,如小時候一般。
林清歡小時候是吃慣了苦的,並不覺得這驛站的被褥不夠宣軟,炭火不夠精細,趴在被窩裏,雙手墊著下巴和春喜兩人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話。
也記不清是什麼時候了,幾人迷迷糊糊的睡去。
半夜卻聽到“轟隆隆”的聲音,最先被驚醒的是阿梨。
見林清歡也醒來了,道:“小姐,沒事兒,聽著像是有什麼東西掉在地上了,您趕快睡下吧,奴婢守著就是。”
春喜也迷迷糊糊的起來,揉著眼睛問道:“是什麼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