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時間(1 / 1)

人在時間的浩瀚中,我們是渺小的,我們是卑微的,曾有無數人為了自己一生的理想拚盡自己全力,有可能最終都不可能真正實現,可是他曾經閃耀過,或許轉瞬即逝,或許人生的最終意義就是在人生中閃耀,以證明自己曾經來過,不然呢?

像豬狗一樣的活著吧!沒什麼不好啊!許多人都這樣過著,讓命運決定他們的死亡。可是,總有一個人,他願意向死而生,他不願意每天的事情就是等待著死亡。

“大丈夫應該像豪傑一樣去闖出萬世功名,怎麼能就這樣老死在書房裏呢?”東漢永平十六年,帶著一腔熱血的青年班超棄筆從戎正式出發了。他征西域,殺匈奴,不長不短15年間就震驚西域,無人不服,使五十多個國家都臣服與漢朝。

他的遠大抱負,他的愛國精神、他的機智勇敢、他的堅韌不拔,他的名字將受到無數的敬仰。

我是因為不甘吧!真的不甘心向命運,向世界屈服。

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522年,伍子胥依依東望,看著楚國,恨恨發誓一定讓楚平王血債血嚐,可惜當他率吳軍攻入楚國時,楚平王已經死了,他恨啊!你為什麼死這麼早,“給我挖出來,我要鞭屍。”或許是為了一口氣吧!終於大仇得報了。

我懷著這股不甘在我自己心裏成長,慢慢長大,我想用自己的方式閃耀在這個世間。

唐朝公元627年,已經將國內佛教典籍學習完了的玄奘離開了他的哥哥,離開了他的家,他決心到印度去求法。

一路上曆經艱難險阻,偷渡,被人追殺,走沙漠,他發誓:若不到達印度,決不往東走,我寧可西行而死,絕不東歸而生。走啊!走啊!或許是上天憐憫終於找到了水,而後到達了印度,在那裏學習了15年,想要回到祖國,於是,帶著650多部佛教書籍回到長安,而後一直在長安翻譯佛經,翻譯了74部佛經1300多卷,“印度”就是他確定下來的。

你鬥不過,你鬥不過時間,你戰勝不了自己的命運,對,很對,一個凡人怎麼可能戰勝得了時間和命運呢?我的命運早已被安排好了,但是怎麼過,怎麼活,完全是由我自己決定的啊!

東漢時期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韓邪單想跟漢朝結親,漢元帝不想把自己女兒嫁個匈奴,於是想在皇宮裏選個宮女嫁出,可是,誰也不去,誰也不知道去了是福是禍,而一個叫王嬙的宮女決定去,她厭倦了現在的生活,被人操縱,不想待在這裏,不想認命不管前去是福是禍,她想過另外的人生,毅然報名,她十分的漂亮,美麗又大方,皇上都舍不得,可惜,她剛進宮不久他知道的太晚了。嫁過去,沒想到沒那麼難,當了皇後,人民也很尊敬,雖然我隻是個弱女子,但是我終於也自己做了一回主了。

的確,我的命運早被安排好了,但是怎麼過,怎麼活,依舊是我來決定的,命運啊!你永遠不能抹除我心裏的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