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州電視台。
新聞頻道800平方米演播室。
“謝謝馬董接受這次專訪,再次祝賀馬董榮膺年度經濟風雲人物。馬董不隻是商界翹楚,言談之中所顯示的內涵和修養更是讓我欽佩不已。腹有詩書氣自華,看來馬董平時一定很喜歡讀書嘍?”
新聞頻道頭號女主持人藤靜對京州本地著名企業家馬鍵東的采訪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雖然電視節目播出時給饒感覺是主持人與嘉賓像是老朋友在聊一樣隨性自然,毫無PS痕跡,仿佛問與答都是興之所至、由感而發,但事實上節目的每個環節都是經過反複商量溝通的。
所以馬鍵東才回答得遊刃有餘,節目錄製得很順利,稱得上是賓主盡歡。
距離節目結束還有幾分鍾的時間,因此便進入了采訪大綱上關於馬董個人形象的商業互吹模式。
這正是馬董最擅長的,沒人認為錄製現場還會出什麼亂子。
馬董稍微活動了一下身體,這才開口:“是啊,不管再忙,我每都至少會抽出2個時的時間讀書。”
藤靜微笑,目光中恰到好處地流露出了欣賞,其實心裏麵已經有些走神了。
從內心講,藤靜不喜歡這種按著台本走的采訪,她的理想是當一個厲害的主播,而不是一個稱職的演員。
但還得保持麵上的得體,於是按部就班接道:“那馬董能推薦一下最近看的書麼?是有關經濟方麵的書籍麼?”
馬董身子往沙發上一靠,雙手左右,分得很開,下巴微微上揚。
熟悉馬董的人都知道,這是他的習慣動作。
預示著,大家好,我要開始裝嗶了。
“不,我從不看經濟方麵的書,因為我對錢沒有興趣,每賺幾個億不過是微不足道的目標罷了。”
“我人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成立了這家公司。”
“我隻看哲學、數學方麵的書,比如我最近看的就是關於諾貝爾數學獎得主的傳記……”
沒有一點點防備,
也沒有一絲顧慮,
“噗”的一聲,
不合時夷笑很突兀地出現在了演播間裏。
這當然不會帶給人驚喜。
有人居然在錄製現場發出這種明顯就是不屑嘲笑的聲音,這是要瘋麼?
馬董的臉黑了。
剛剛進入了超頻裝嗶狀態,卻被人打斷,這感覺就像是剛和女友燭光晚餐後,她漏氣了一樣掃興。
現場導演的臉綠了。
藤靜盡管竭力維持著優雅,但也是咬緊了嘴唇。
所有饒目光都看向了一人。
那個站在監視器邊上,之前沒什麼存在感,現在卻存在感十足的男人。
二十歲出頭,身材修長。
寸頭、濃眉、大眼,皮膚微黑。
不是現在流行的那種描眉畫眼的娘秀,但絕對稱得上是很陽光的一夥。
打眼過去,帶著誠意與男人味一起撲麵而來。
隻是在此時,就顯得十分麵目可憎了。
沈月恒在出聲後,馬上意識到自己闖禍了。
居然在直播的時候笑場,不專業、不職業。
一向對工作很嚴謹的他,真的不應該犯這種低級的錯誤。
怪隻怪剛才忽然恍惚了,一時間隻覺得地悠悠,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日月星辰周而複始,忽然變了節奏,讓自己有些茫然。
然後耳朵裏冒進了馬董的言論,大腦不受控製,隻出於本能,才發出了那聲突兀的笑。
他想馬上道歉。
有錯就要認,挨打要立正,這是沈月恒做饒原則。
盡管他覺得自己有些無辜。
裝嗶可以,但誰讓這位馬董裝得太失敗了呢?
諾貝爾沒有數學獎啊。
附庸風俗也沒這麼附庸的吧。
雖然我笑場是不應該,但也算提醒了你們。
否則播出去的話,那肯定會成為你們身上一個洗刷不掉的槽點,成為無數網友茶餘飯後取笑的談資。
就像某李姓女歌手,聽了《滿江紅》後感覺詞寫的很好,要請嶽飛給自己寫詞一樣。
不過這位女歌手是國外長大的,對曆史不了解是情有可原的。
馬董堅持每看兩個時的書,卻還是這種水準,難道每看的書都是《母豬的產後護理》麼?
隻是忽然一個激靈,沈月恒的腦海中猛然湧入了海量的信息!
他懵了。
張開嘴,卻發不出任何的聲音。
原來剛才的恍惚,是因為這個世界已經改變了!
他還是他,但這個世界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世界!
原本熟悉的那個世界,傳言諾貝爾有一個比他13歲的女友,但她後來和一位數學家私奔了,這件事讓諾貝爾大受刺激,所以在設立諾貝爾獎時毫不客氣把數學家排除在外。
而在這個世界,顯然諾貝爾的情敵並不擅長微積分或者是線性數學,所以諾貝爾居然真的有數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