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章 黑木之戰二(2 / 2)

在指派裏根營部駐防周邊碉堡之際,猛的一拍腦門,“哎呀!”怎麼把這事忘了。

部隊還沒站穩腳跟,他連忙讓胖子傑克一部返回公路,中津至黑木鎮的叉路口,絕對算得上是戰略要點。

有現成的碉堡和炮台,一旦占據叉路口,可北阻馬克軍團。

這樣,相當於給黑木鎮防務多加了一條屏障。

南麵的驛站,實際上也是一個小型要塞,在這裏駐軍,可阻西津方向的來犯之敵。

另外,新成立三個部門,招兵處由王守仁負責;軍需釆購組由李甲負責;而對外宣傳及發言的外事組由邦特先生負責。

科林和卡耐被臨時任命教官,負責新兵的訓練。

這邊,胖子傑克又返回叉路口要塞,還好,馬克的軍團還沒出現。

李寶財現場指導,在公路兩側縱深兩公裏,又布置了20座炮台。

二天後,馬克的大軍完成了集結,從亂石要塞方向和中津市方向。

第十天時侯,西津方麵的二個旅,近二萬軍隊,在南門驛站要塞之外一公裏安營紮寨。

兩方麵敵軍沒有馬上動手,在他們猶豫不決之際,李寶財方麵每天都在鞏固防務,新兵訓練一刻也不敢鬆懈。

一個月過去了,馬克將軍有些後悔,現在麵對的叉路口要塞已形成規模,再攻打就不容易了。

馬克將軍與257旅長的想法類似,都想讓對方先動手,自己保存實力,結果貽誤了戰機。

物資有了,現在缺的是人,李寶財多次催促王守仁招兵,越多越好。

黑木鎮周圍有三個貧民窟村落,很快招募了2000名新兵。

一聽說亂石要塞招兵,下等人多數響應。

黑木鎮曆史上第一次任由下等人自由出入,無人檢查身份卡片。

在鎮上的幾個主要路口,由招募的自願者平民,把倉庫裏堆積得快要腐敗的糧食,拿出來熬粥賑濟難民。

幾天之後,陸續又招了上千新兵。

這天上午,軍事會議上,確定了鎮公署官員及治安官名單。

鎮長由平民投票擔任,治安官選擇更簡單。一個拒絕隨長官逃跑的治安隊成員,頂替了長官的位置。

這裏有件事不能不說,對故事脈絡的發展非常重要。

一開始,李寶財和邦特的初衷,就是向共和國南方轉移,與米切爾遊擊隊兵合一處。

經過商討研究後,李寶財等人發現,他們目前不具備長途遷徙的實力。

一路上,麵對敵人軍團的瘋狂堵劫,到地方估計剩不下幾個人了。

所以,李寶財對邦特說,給他兩年的時間。

他們要在兩年的時間裏,積蓄力量,打造一支有戰鬥力的機械化軍隊。

自從接觸到《論機械化兵團作戰》這本書後,機械化兵團作戰成了李寶財的理想。

他清楚的知道,實現理想並不容易,所以,他耐心的準備著。

黑木鎮失守,共和國軍部問責,馬克將軍第一個背了黑鍋。

臨陣脫逃的257旅長辛巴,反倒官升一級,搖身一變成了聯合剿滅叛逆者司令部的總司令,下轄五個旅,即兩個師。

軍部命令他們在六個月內收複黑木鎮,辛巴總司令和部下開會就用了兩個月。

絕對是個好消息!馬克將軍下台,對李寶財等人來講,天大的喜訊!

這樣,李寶財可以安心的進行下一個計劃,攻打西津市。

攻打西津市,首先要從戰略目的上考慮。

史密斯博士團隊,有兩項最新研究成果,肩扛式無座力火炮和履帶式新型機械戰車,代表當代武器機械的最高水平。

李寶財想把兩種成果量產,所以要打造一個兵工廠。

兵工廠需要的全套的機械設備,隻有在西津市能夠湊齊。

而生產的需要的原材料及配件,比較難搞。例如幾種型號的軸承和齒輪,要去拉格鎮的機加工廠采購。

黑木鎮有幾家小型機械作坊,隻能生產簡單的零部件。

計劃先打西津市,再打拉格鎮。

東南75公裏的底特律煤礦,西津市往西平頭嶺的農科研究院基地,都是目標之一。

平頭山位於西津郊外,山上圈起圍牆,有近十平方公裏的良田沃土。

這裏有一群農業科技人員,用幾十年的時間,屏蔽了空氣汙染,對土壤進行改良。

他們用燈光代替日照,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

有人說,農科基地一年的產量,能養活十萬人。

這就是為什麼李寶財一定要打下西津市的第二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