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壯番外(一)(2 / 3)

承歡殿是後宮最華麗的宮殿,雖說規模不及坤寧宮和壽康宮上陽宮,但精致華麗是後宮之最,也配得上它寵冠後宮的主人。

承歡殿內的庭院裏種了許多桃樹梅樹,隻是如今這時節,桃花已謝梅花未開,寶妃又不愛菊花,因此宮人在樹上都綁上了絹花製的桃花,而且製的極輕薄零散,風一吹便飄飄灑灑落下來,隻是這樣一來,為了讓寶妃每日都能瞧見鮮豔的花朵,宮人少不得每夜待寶妃入睡後去院中忙碌。

皇帝進了承歡殿大門,遠遠的便瞧見桃樹底下落英繽紛中坐著的素裝麗人,他們相識多年,四皇子都將到及冠之年了,她還是如此鮮妍清豔,或仙或妖。

粉紅花樹下坐著的麗人瞥見宮門口的動靜,抬眸望去,見是來人,綻出一抹如花笑容。那一眼,清若芙蕖出淥波,那一笑,灼若豔陽升朝霞。

寶妃娉娉婷婷的迎上去,冰涼纖細的玉手輕輕握住皇帝幹燥溫暖的大手,柔聲道:“太後和太上皇走了嗎?”

她多想向皇後一樣叫他們父皇母後,可是她沒資格,太後也不許。

皇帝沒答她,隻道:“手都涼了,在外頭坐著也不知道加件鬥篷,進屋罷。”

兩人攜手進了內殿,皇帝坐下後又開始沉默,寶妃知道他心裏不好受,遂也不多說,隻是陪著他靜坐。

皇帝驀地攬她入懷,輕聲呢喃道:“寶兒,對不起,我還是不能娶你為妻。”

寶妃埋首在皇帝胸膛處,眼淚一瞬滑落至腮邊,喉間強忍哽咽:“我知道,無礙的。”

皇後活著的時候,皇帝念著多年夫妻情分和一雙嫡長子女,就沒想過廢後,皇後沒了,皇帝心中愧疚加深,更不可能讓她為後。即便他想,朝臣也不會同意,太後更不會同意。

她時常會想,上天真是弄人,她生而富貴,卻少年罹難,得帝王獨寵,卻隻能終身為妃,兒子也隻能一輩子背上庶出名分。她本是世家嫡女,對身份血統的執著不比太後差,可她偏偏就做了自己看不起的人。

皇帝心裏也苦,為了這段感情,他拋妻棄子冷落六宮,傷了父母妹妹兒女的心,卻還是不能給心上人一個名分,還叫她背上了禍國妖妃的名頭。

世人都說,當今聖上殺伐果斷鐵血手腕,其實他最是懦弱猶豫一個人。太後曾說,你若有些魄力,直接廢了皇後,將其餘皇子趕出京城,公主都遷出宮另住,遣散六宮妃嬪,將寶妃捧上妃位,將四皇子送進東宮,如此,宮裏就你們一家三口,日子才快活。

可他做不到。

他獨愛寶妃,但對皇後也有夫妻恩情,對六宮妃嬪也有憐憫,四皇子是他最愛的兒子,但大皇子作為他的第一個孩子也是真切疼愛的,雲姝是他的長女,他對其也是一副慈父心腸。

可最終,這些人都受到了傷害,皆拜他所賜。他曾問過太後,為何她和太上皇可以幸福廝守一生,而他和寶妃兩情相悅,卻為何諸多磨難。

太後道:其一,你們有情無緣,緣分天定,情分自生,你們想逆天而行,自然會付出代價。其二,你父皇隻鍾情於我,他愛我愛到盲目,他可以為了我放棄一切,而你太過多情,也太多牽絆,多情之人往往無情,你處處留愛,卻也處處留害。

到頭來,人人都苦。

皇後葬禮過後,眾人都以為皇帝要封寶妃為後,立四皇子為儲,卻不曾想,皇帝頒布的第一道聖旨,竟是遣散後宮中未曾生養過的妃嬪。

皇帝說的遣散,卻不是將人送去寺廟,而是送了體己封了誥命遣送回娘家,並且允許她們各自嫁人,即使不嫁,有那些體己她們也能錦衣玉食一生,而身上有了誥命,在娘家也是受人尊敬的。

這些人走後,後宮便剩下寶妃和幾個育有子女的妃嬪,皇帝幹脆一並賜下了王府公主府,讓這些妃嬪帶著子女出宮生活。如此,宮裏真的隻剩下了皇帝和寶妃以及四皇子一家三口,隻是,寶妃的封後聖旨和四皇子的立儲聖旨卻遲遲未下來。

寶妃已經有了準備,皇帝說不能封她為後時,她就猜到了四皇子與儲位無緣。可是四皇子卻無法接受:

“皇後和太子都死了,父皇怎麼還不讓咱們上位?是不是那個老虔婆壓著,她壓的了一時壓的了一世嗎?我不就不信她能熬的過我?父皇如今這幾個兒子,除了我還有誰能勝任太子之位,她也不過垂死掙紮這幾年罷了!”

四皇子確實是皇帝兒子之中最出色的,比淳仁寬厚的先太子聰明的多,隻是他自幼被寵壞了,性子桀驁不馴,加之太後一直偏疼嫡係冷落他們母子,他對太後也很有些意見,私下裏叫她老虔婆,但從來不當著人說,如今實在是氣壞了,才當著母親的麵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