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時已到,壯壯對著父母和祖母掬了一躬,又看了眼嘟嘟,便轉身昂首闊步進了龍輦。禦駕出行,山呼萬歲。
壯壯走後,這宮裏便安靜下來,其實他還在時,宮裏也是安靜的,沒有後妃爭風,沒有皇子爭寵,能不安靜嘛!不過壯壯畢竟是皇宮的主人,主人不在,宮裏就更加死寂了。
這也是郡主不願住宮裏的原因,人少冷清,人多鬧騰,哪裏有她的小家舒服。如今宮裏的宮務是嘟嘟管著,本來太皇太後不欲放權,宮裏沒有皇後,這掌宮之權太後和太皇太後都能攬,不過郡主以太皇太後年事已高不宜勞累為由卸了她的權力,但她自己也不是喜歡攬事的,將宮裏清理一遍後便將宮權交給了嘟嘟。
一來嘟嘟到了豆蔻之年,本就該學習管家理事,宮裏雖說沒有後妃,但先帝留下來的那些女人也不是吃素的,瞧著老實,誰知道肚子裏是黑的紅的,嘟嘟也該接觸些陰私之事,日後嫁了人才不至於吃虧。
二來管理宮務能收攏些人脈,日後嘟嘟嫁出去了,對宮裏的事情也還是能時時掌握,總有些便利的。當然,她不是說壯壯以後會虧待嘟嘟,不過這後宮之事是皇後管理,曆來姑嫂關係就比較微妙,尤其嘟嘟有些戀兄情節,對壯壯身邊的同齡姑娘非常厭惡,比如信陽長公主的女兒溫儀縣主。
信陽長公主大概是想效仿郡主,時常帶著她的女兒溫儀縣主進宮來溜達,郡主不在京中這幾年,溫儀縣主常跟著壯壯一塊玩,兩人關係一度飆升,差點就趕上蕭藝和郡主幼時了。不過嘟嘟這小醋壇子,回京之後聽說有個表妹老纏著她哥哥,那小性子就傲嬌起來,對這個表妹態度很不友好,宴會上見著也是愛搭不理的,就差把“我不待見你”幾個字寫在臉上了。
壯壯最喜歡的還是嘟嘟,嘟嘟不喜歡他和別的小姑娘玩,他不理就是了,以前是因為嘟嘟不在,溫儀縣主打著貼心妹妹的旗號才能接近壯壯,如今正主回來了,還有她什麼事。
為這事郡主也說過嘟嘟,這丫頭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我和哥哥是血脈相連的親人,我們才是最親密的,就算哥哥以後有三宮六院,她們也比不上我,同樣的,就算我以後有了丈夫,他肯定也是比不上哥哥的。”
郡主不知道該喜該憂,她一心想培養相親相愛的兄妹倆,如今倒是培養出來了,這兄妹倆感情多好呀,但這是不是好過頭了呀?林琛林瑞也和她好,也沒好到這地步呢,不過壯壯和嘟嘟是龍鳳胎,用嘟嘟的話來說,他們在娘胎裏的時候就認識了,感情比一般兄弟姐妹好也是應該的。
因著嘟嘟對哥哥的霸道感情,郡主幾乎可以預見嘟嘟和未來皇後的關係不會和諧,嘟嘟人品不懷,隻是嬌氣了些,未來皇後若是個大度寬厚的,那應該沒多大矛盾,要是個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那壯壯夾在中間怕是不好過,她死了以後,嘟嘟怕也要吃些苦頭。
女兒和兒媳總是不一樣的,郡主沒法不為女兒多做打算,不過嘟嘟沒什麼覺悟,讓她打理宮務她就接下了,管的也像模像樣的,收攏人脈這事她還真沒想到,大概在她看來,皇宮是她的家,她在自己家裏安插人手幹什麼呀!
郡主也不好跟她明說,叫她防範未燃,這不是挑撥她和未來嫂子的關係嘛,不過她還是叫了嘟嘟身邊大丫鬟來叮囑了幾句,嘟嘟身邊都是明白人,自然知道郡主的弦外之音,便開始在宮裏施些小恩小惠,不動聲色的在許多緊要地方都插了人。
太皇太後被郡主削整了幾次後也老實下來,如今潛心禮佛,管理老太妃們。
良王一家在先帝頭七過後就去了洛陽,靜儀也跟著去了,郡主本想留靜儀在京裏,她年紀不小了,良王府的姑娘又婚事艱難,她若是跟著郡主,自然能風光大嫁。不過良王府如今和宮裏關係尷尬,自從壯壯做了太孫後,郡主一家出京,靜儀和郡主一家關係就淡了,她又是個實誠孩子,良王府如今不景氣,她如何能拋下父母自己留在京裏享福。
郡主也沒有多留她,靜儀身份貴重,她的婚事得皇帝點頭,她倒不怕良王夫婦亂點鴛鴦譜,若是靜儀滿了十八歲還未定終身,郡主自然會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