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2 / 2)

郡主想到這些,心情更好了。

再過了十幾日,金陵送了信來,是杜鵑親筆,說天衣閣生意火爆到不行,許多衣裳都賣斷貨了,她們供應不過來,不得已改成開一日門休息一日,又向郡主討要幾張設計圖紙,又問要不要擴大規模,多招些人來。

郡主雖然對這種情況早有預料,但杜鵑字裏行間的喜氣還是感染了她,邊看信嘴角不由上翹。

她就知道她的衣裳一定賣的好,當初在京裏,天子腳下,那些官家女眷都忍不住來光顧,無視自家老爺的清官名聲一擲千金,江南那等炫富奢靡之地,她的衣裳隻會更加有價無市。

郡主回了信給杜鵑,規模不能大,大了容易出差錯,她要的就是這種有錢也難買的風潮,另外叮囑她看緊了鋪子,別讓人鑽了空子,當年金夫人那事可來不得第二回。另外郡主又寄了幾張設計圖過去,天衣閣的裁縫繡娘都是郡主信得過的,要麼是先帝給的,要麼是郡主高價俜的,但都有家眷留在京裏,不怕他們敢泄露消息。

隨著天衣閣的興起,江南等地模仿的商家必定不少,天衣閣注冊了商標,不怕他們仿冒。但如果有人也開同樣的成衣鋪子,並且衣裳款式比之天衣閣更加漂亮精致,那天衣閣很快就會被擠下去。

郡主從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她雖然有點前世的零星記憶和多年鑽研的專業知識,也不敢保證能百戰百勝,之前瑤池玉泉的教訓還不夠慘烈嘛!更何況天衣閣離她遠著呢,出了什麼事她都顧不上。

郡主尋思著,有機會還是要把天衣閣搬回京城來才好,這裏可是她土生土長的地方,說不出的安全感,江南水深著呢,她總覺得懸乎。

郡主想到這兒不由笑了,那些大富豪商號遍布全國,人家就是能管得過來,她不過在外地開個鋪子,還每天提心吊膽的,更別說開分店了。看來她終究不是做生意的料,這畏首畏尾的,也就能仗著身份和一點小聰明搶得先機。

這享受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才聽夏蟬齊鳴,便見秋月朦朧,中秋轉眼就到。

皇帝在秋水山莊住了這兩月,倒是有些樂不思蜀了,嘴裏直嘀咕郡主會享受,一個私人別院修的這麼好,都趕得上皇家園林了。

這要是其他人聽了這話,定要下跪呼不敢,郡主卻是大方的承認:“我有的是錢,不好好享受留著幹嘛?死了也帶不走呀!”

皇帝倒是羨慕郡主這份灑脫,又有些懊惱,明明自己比她更有錢更有權,怎麼就是沒她過得好呢?

禦駕回京這日,太子帶著文武百官到朱雀門來迎接,皇帝瞧了瞧麵上欣喜眼底暗藏懊惱的太子和神情激動卻極力掩飾的幾位王爺,淡淡道了句“有心了”,便進了禦輦直往乾元殿去。

郡主在後頭的馬車裏也掀起了簾子來看,見皇帝無悲無喜的態度,也忍不住心裏歎氣,太子也太沉不住氣了。

郡主把芳儀兩姐妹送回東宮後,便回了玲瓏閣,以舟車勞頓為由拒絕了太子妃邀請用午膳。公主一家三口進城之後就回了公主府,蕭藝不好再到宮裏住,也回了英王府,郡主尋思著皇帝回來有一番好忙,便直接來了宮裏。

皇帝不在的這段時間,太子監國,他沒做出什麼成績來,光顧著打壓幾個弟弟了。幾位王爺避其鋒芒,隻得忍著,如今皇帝回來,他們可不個個久旱逢甘霖似的激動嘛!好在這段日子朝中沒什麼大事,又有內閣和六部盯著,太子倒沒幹什麼出格的事,但也讓皇帝和朝臣都失望不已。

皇帝多麼雄才大略的一個人,怎麼就有這麼個平庸的兒子,郡主覺著皇帝大概有換太子的打算,但太子無大錯,他是嫡長子,就該他繼位。而幾位王爺小動作不斷,大動作卻沒有,以前還能說太子有皇帝護持他們動不了,現在皇帝已經開始放任了,他們也沒法把太子拉下來,那他們和太子也是半斤八兩,皇帝便是想換太子也找不到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