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小四的家在寧夏省的山區的一個小村莊裏,這裏滿是黃土,父輩也是讓黃土養育下來,在餘小四能隱約記事起,我就與黃土有了泯滅不掉的感情。
那是餘小四家還沒有自來水,一家人的用水便是山溝裏的泉眼,去泉眼挑水是當時每個家庭生活的必須要事,餘小四也跟隨母親去挑過水,我趕著牛,母親拿著扁擔和水桶一起到泉眼打水。餘小四總覺得泉眼很神奇,水就從小洞裏流出,小洞裏有什麼,是什麼讓水從裏麵流出。泉眼的水麵上有很多水飛機飛來飛去,它們為什麼可以在水麵行走,餘小四總是想不明白這些問題,就像我想不明白為什麼他要到了七歲就要去讀書一樣。挑完水上山是最累的,餘小四總是得拉著牛尾巴才能上去,但是母親能挑著兩桶水上山,多年以後餘小四才明白母親的幸苦。
對於尚未讀書的餘小四來說每天的任務就是和母親一起經曆各種農活,雖然我隻是再拖母親的後腿。和母親放羊時他這個小羊官(羊官:寧夏對放羊人的一種稱呼)總問母親,能不能把他先放進肚子裏,回家後在生出來。餘小四總覺得放羊是件苦差事,羊總是吃不飽,就會放到天黑,天黑了總是有小蟲子往他臉上飛,我很討厭小蟲子,就像討厭吃芫荽一樣。他喜歡和母親一起割苜蓿,那樣他就有可能撿到野雞蛋,抓到小兔子了,母親還能用架子車(木製農用車)推著他。
除了幹農活他還喜歡在自家杏樹林裏摘杏子,那時的餘小四接觸的水果最常見的就是杏子了,蘋果和梨隻有母親去姥爺家時才能有。好吃的杏子他就摘了和母親一起吃,不好吃就給羊吃,羊會把杏核吐出來,不像牛會連著杏核一起吃掉。
就這樣餘小四到了該上學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