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師叔,請下山(1 / 3)

“奉天承運,女帝詔曰:改朝換代,萬象更新。自朕登基起,凡大周天下,授武夫九品,定此為常製。願武道自強,惟能者居之……故茲爾敕,爾其欽哉!”

一紙皇詔出金門,傳達四方天下驚。

平靜已久的江湖,就此掀起風雲!

人間如火如荼,勢如鼎沸,而廣袤中土,綿延青山,人煙罕至處,仍有清淨福地。

七十二峰向大頂,唯有一山不朝宗。

山脈起起伏伏,似是一條亙古長存的大龍橫躺在大地之上,劃分南北,貫徹東西。

金頂巍峨雄壯,貴為萬山之宗,俯瞰群峰諸臣,眾山俯首叩拜。

唯有一孤峰峭立,與天柱金頂遙遙相對,遠看形若美人發髻斜立,近觀更是壁仞千丈,陡峭險惡,似從天外飛來,突兀地聳起。

白雲蒼狗,霧氣嫋嫋,升騰間偶有黃鶴驚鴻一現,留下聲聲啼鳴,蔚然一副人間仙境。

……

“師叔,請下山!”

“您再不下山,恐怕…恐怕師侄我有生之年都見不到了!”

“師叔,求求您了!快快下山吧!”

……

突兀地,飛來峰下傳來兩、三聲乞求,似近實遠,傳遍了每個角落,隻讓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隻是餘聲嫋嫋,在山林間回蕩消散,終究沒有等來半點回應。

山腳下立著一高、一矮、一瘦三個人影,眼巴巴地望著那九曲十八盤的山道蜿蜒而上,插入雲天,卻始終沒見到那翹首以盼的身影,最後隻能失望地收回目光。

為首的是一個花甲小老兒,雖披著道門掌教象征的紫金道袍,卻是其貌不揚,如同田間的老農,正愁眉苦臉,“哎!想一想,貧道都快三千多天,不,是整整十年沒見到小師叔一麵了!”

他一旁的清矍老道鶴發童顏,倒是出塵不俗,此時手不知不覺地緊緊揪住雪白的鶴須,滿臉地一言難盡,“掌門大師兄,江湖傳言我們這位小師叔骨骼驚奇,是那萬中無一的武學奇才,也不知是真是假?”

“先師親口所說,怎會有假!”小老兒神情一肅,語帶神往,“先師生前有言,條條大道朝青天,而有人生於青天。別人都是求武以證大道,唯有小師叔他是大道演武。大道如風,常伴其身,他一生下來練什麼武功都是一學就會,一會就精,一精就入化境,一入化就自生武道異象,有驚人之能。所以當初先師一遇小師叔,頓時驚若天人,甚至不惜隔了三代輩分而代師收徒,讓我等師兄弟三人年近半百卻憑空頭上多出了一個輩分奇大的小師叔!……”

突然小老兒似是想到了什麼,麵色變得古怪,“小師叔的天賦大約有一萬層樓那麼高,隻是這脾性實在…實在是……自從入了武當山以來,他就待在這飛來峰上,一天都沒有下過山啊!

說到這裏,他不自覺與清矍老道相視一眼。

“哎……”師兄弟二人齊齊歎了一聲老長的氣,一時不勝唏噓。

“兩位師兄,若真是如此,小師叔的武功不是已趨至登峰造極之境?他長居深山,常年閉關,一心求道,我們貿然來打擾,豈不是有所冒犯?”一旁久沒出聲的中年道士突兀地開口了,龜背熊腰,足有九尺,是道門中少有的魁梧體格,身後更背著一柄五尺有餘的玄黑巨劍,尤為顯眼。

小老兒聽到又是一歎,“‘三瘋武當千年運,其後中興靠純良!這是先師臨終所作的一首偈言,我一日都不曾忘。若是往常,我自然也不願打擾小師叔的清修。隻是今時不同往日,自從女帝天下布武以來,給江湖武夫定品,哪怕各大門派也逃不過。這江湖已經再無半點秘密,各個門派的底蘊全部曝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人心蠢蠢欲動。不得不說,這正是女帝殺人誅心的歹毒陽謀,無數潛於江湖的高手都被炸了出來,無不想撿軟柿子下手,創建自家的基業,諸多小門小派一朝覆滅,哪怕是名門大派內也是人人自危,江湖動蕩不息,再起無邊劫難。如今,道門五山,龍虎、青城、終南、羅浮其他四脈都是人才濟濟,唯有我武當經曆十年前的大劫後,後繼無人,一時間引來不知多少窺伺。如今武當自三瘋祖師開宗立派,已過千年之期,而你我師兄弟三人垂垂老矣,武功最高的是三師弟你,但也隻是四品武夫,一流高手之境,不入先天,不成宗師,終究不堪大用,但小師叔不同,他輩分雖大得離譜,真實年齡卻不過二十,更是天賦異稟,正如東升的朝陽。唯有他下山,名正言順,才有希望重振我武當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