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樂喜寺
(出場人物: 陸羽、皎然)
(十年後,陸羽在皎然出家的樂喜寺,與皎然喝茶談禪)
皎然 (放下茶盞) 陸賢弟這些年可是勤謹呀,《茶經》已經寫得差不多了吧?
陸羽 書稿已經接近收尾,還待修改。自從長卿兄謀得官職赴任以後,每次聚首隻剩咱兄弟二人,心中寂寂呀。
皎然 陸賢弟可是還在懷思季蘭妹妹麼?
陸羽 (被觸動心事,神情愴然,唱)
青山綠水依舊在,
思緒悠悠傷情滿懷。
想當年,
與兄長烹茶論藝處,
已是雜樹叢生蔓草依依長。
玉真觀之變,
陸羽已是傷情絕望人,
隻為《茶經》未寫完,
抱病軀勉力支撐強著書,
心境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
(白)皎然兄哪,想我陸羽幼年逃出佛寺,何嚐不想在人生的舞台上好好唱一出歡喜劇呢?沒成想遭遇玉真觀之變,痛失季蘭妹妹,生的興趣已然澆滅,隻剩下軀殼一具。隻是著《茶經》之事慢慢充持,才支撐了為弟這十年呀。
皎然 陸賢弟,你是個情種呀。為兄身在方外,難以體會。隻是,自己的身體要保重,心境要調整呀。賢弟還在盛年,人生還有長路可走。
陸羽 (慘然一笑)兄長,陸羽心中慚愧,惶惑呀。
(唱)說起季蘭妹妹我心慘,
本是我們讓她寫詩稿送朱泚暫時避患,
不想由此招來殺身禍端,
臨刑前她一句未抱怨,
隻囑我完成《茶經》了心願。
(白)忍看美人成鬼,陸羽慚愧。
皎然 陸賢弟,如若當年在京為官不回山野,或許季蘭妹妹就能得到赦免。
陸羽 皎然兄,舊話不提。今天來看,就是在京為官,季蘭妹妹也未必能被赦免。
(唱)陸羽飄泊幾十年,
也已見識人情世態炎涼境況,
誰能改變皇朝製,
誰能抗旨不遵決斷由自己?
學儒讀經也讀史,
哪個無靠書生能改變聖旨?
經過這一變,
陸羽我內心更加沉鬱,
讀書更入脈理,
學馬遷著《史記》留下《茶經》一部,
讓後人眾說紛紜去。
皎然 陸賢弟有此見識,也讓我這個方外之人開了眼界了。我這裏想起一句話贈與賢弟。
陸羽 什麼話呢?
皎然 (白)事情莫究因,
結果莫念念。
人生如過客,
全在一念間。
凡事都有定數,季蘭妹妹的事也是偶然釀禍,你也不要責怪自己了。
陸羽 (重複皎然的話)事情莫究因,結果莫念念。人生如過客,全在一念間。
(燈轉暗,幕落後大幕啟:公元780年,陸羽在皎然等人的幫助下,正式刻印《茶經》,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有關茶的專著,影響深遠。公元781年,陸羽名聞朝野,被唐德宗封為“茶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