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苕溪草堂附近茶園
(出場人物:陸羽、李季蘭、真兒、劉長卿、皎然、家僮、眾茶農等)
(安史之亂後,陸羽隱居苕溪草堂,潛心著書。這天,他布衣粗服來到茶園查看茶葉長勢)
陸羽 (白) 山人陸羽,自幼生長於佛寺,因不願剃度,逃入戲班,終日價扮醜諧謔人生,幸遇恩公李齊物大人,得薦火門山,師從鄒子夫,飽學儒典,滿腹詩華,十五年前出山,本想大展鴻圖,不意世事難料,安史一亂,生靈塗碳,百姓流離,山人亦是四處顛沛,尋找安身之地。前年來到苕溪,種茶著書,安身立命,無有他想,隻是茶裏覓神髓,書裏尋法道,不關世事,不圖發達,有茶相伴,心中甚安。今日茶園探看,春芽翠嫩,一片綠蔭,真是喜煞人呀。
(唱)孤介人與茶為伴,雲遊四方,
世事難料人生無常,
滿腹儒學、一腔忠貞無處展放。
鑒水、種茶飲茗抒胸臆,
著書立說傳後世,
不思騰達思羨紫——
(白) 樂在山水間、美在逍遙人。
家僮(氣喘籲籲上場)老爺,老爺——
陸羽 你怎麼來了,不是叫你在家灑掃庭院,備水洗器,待我返回煮茶品茗嗎?
家僮 劉長卿老爺、皎然上人突然造訪,小人特來報與老爺知道,請老爺返家,他們兩人等著您呢。
陸羽(驚喜地)怎麼,他們兩個來了?
家僮(點頭)是的——老爺趕快回去吧。
陸羽(連連點頭)好哇,老友造訪,是喜事呀。小子,把這筐新茶背上,走。
(舞台另一個區域,李季蘭、真兒師徒上場)
真兒 師父,這裏好像是茶山,不是大路,咱們好像又走錯了。
李季蘭(碎步上場,手拿素帕,唱)
探姑母,離道觀,一路辛苦一路難。
遇山路,山花遍野,風景迷人眼,
手握香帕拭香汗,
且看春光好,綠茵遍野山。
(停下)真兒,咱們又走錯了嗎?這是到了哪裏?
真兒 師父,咱們好像走到茶山上了,那邊有幾個茶農,您在這裏歇息,我到那邊打問打問。
李季蘭 也好,去去就回,不要走遠了。
真兒 是,師父。
(真兒下場,李季蘭坐在石頭上歇息,陸羽與家僮走下山坡,恰巧走到李季蘭跟前。)
陸羽(猛然看到李季蘭,心中砰然,沉吟)好一個美麗的道姑,怎麼走到這裏來了?
家僮(也看到李季蘭,對陸羽)老爺,您看,石頭上坐著一個道姑,該不是迷路了吧?
陸羽 你去打問一下,看是怎麼回事?
家僮 這位道姑,我家老爺問您,為何在此?
李季蘭(抬頭)你家老爺是誰?為何問我?
陸羽(上前一揖)道姑,山人陸羽,在此種茶為生,敢問道姑為何在此獨自歇息?
李季蘭(站起還禮,有些驚喜)怎麼,你就是陸羽,小道李季蘭早就聽說你是一個品茶鑒水的高手,今日得見,幸甚!幸甚!
陸羽(有些吃驚)怎麼,你可是玉真觀的李季蘭?
李季蘭(有些羞澀)正是小道。
陸羽 (驚喜地)你就是李季蘭?你怎麼知道我的?
李季蘭(整整衣冠,迎視陸羽)小道自幼出家,觀中修行,南來北往的客人經見無數,近幾年,與劉長卿大人、皎然上人常相酬唱,他們二人常常提及您呢——
陸羽(有些高興)原來道姑認得他們,他們兩個怎麼說我的呢?
李季蘭(臉一紅)他們說您飽學儒典,為人通達,還擅鑒水、煮茗,逍遙深山似神仙呀。
陸羽(心中一喜,唱)卻原來她早已知我,
我也慕她才華,
早知她精擅琴棋書畫,
早知她才情卓越、美貌如花——
李季蘭(轉過身去,唱)早慕陸才子,
今日得見,
他風塵仆仆、樣落拓——
陸羽 呀哼——敢問季蘭妹妹,今日為何獨自在此野山坡?
李季蘭 陸山人,小道今日和真兒妹妹前去探望姑母,不想迷路於此,真兒已去問路,小道在此等候。
陸羽 敢問妹妹,你姑母家住何處?
李季蘭 姑母家住苕溪草堂村。
陸羽(有些意外)巧了,陸羽也住苕溪草堂村,山人願帶妹妹前往。
(真兒與幾個茶農上場。)
真兒(跑到李季蘭跟前)師父,師父——,我問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