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1 / 1)

【正文】:

為治之道貴乎六生於八法

六生:一曰德生,二曰仁生,三曰義生,四曰威生,五曰智生,六曰信生。

八法:一曰情法,二曰權法,三曰名法,四曰製法,五曰體法,六曰術法,七曰勢法,八曰心法。

德不生不可居,仁不生不可立,義不生不可行,威不生不可持,智不生不可謀,信不生不可治。王者啟六生而行於私,修八法而為之化。

德者,宙宇孕萬物之功,綿綿1不絕恩澤萬物。養之,孕之,不知其母。說之,道之,不解其名。啟一門2孕其命,設陰陽3為之性,置四象?懷其中,開八門?入之境。德者,無以自形乃以有形,無以自德乃以有德,自以為德乃以失德。空虛無境,充盈不窮,似野馬奔騰萬裏之疆,浩然之氣,激蕩起伏。

天不以上而自居,地不以厚而自重,居高位者不以自功,率萬民者不以自貴,雖有萬國之財早已亡溟其心,雖有萬世之績卻隻嘿然一笑。王者非不愛財,乃視天下之財為己財,何財可愛乎。王者非不徇私,乃視天下為己一身,何私可徇乎。冥?其身而充形其道,日久當下卻諠誰人在上,存世以久早失道於野草,忽思之上不知遺之以何道。

王者以師處,霸者以臣處,亡國者聚府庫以奴處。居不在大在於同,德不在盈在於虛,不以自智為智,不以自高為高,常處鄙陋之思而有新德之誌。常削長盈短解矛盾之困。王者以民同平,霸者以臣同平,亡國者自以為大,德之所棄之。

【注釋】:

1綿綿/miánmián/:微細;連續不斷的樣子。

2一門:本文作“太極”我國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謂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是宇宙萬物之源。

3陰陽:本文作“兩儀”指天地

?四象/sìxiàng/:中國古代表示天空中星象的四種動物。按春分前後所觀測的位置,分為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和北方玄武。

?八門:本文作“八卦”遠古中國的一套象征性符號,由三條長畫或斷畫組成的八種圖式,在中國和日本用於占卜和象征。

?冥/míng/:昏暗;不明。愚昧。

【譯文】:

治理的關鍵在於六生和八法

六生:一是德生,二是仁生,三是義生,四是威生,五是智生,六是信生。

八法:一是情法,二是權法,三是名法,四是製法,五是體法,六是勢法,七是術法,八是心法。

德不生不可以據有,仁不生不可以立事,義不生不可以行事,威不生不可以持事,智不生不可以謀事,信不生不可以治事。王者開啟六生作為修行的準則,使用八法作為治理的手段。

德者是宇宙孕育萬物的功能,綿綿不絕施惠於萬物,萬物得到養孕卻不知道她是什麼樣子,想要把她說清楚可是卻說不出她的名字。開啟一種門路孕養了生命,設陰陽成為萬物的性質,設置四個方向裹腹於其中,打開八個途徑讓其自由生長。德者,正是因為沒有形體而能擁有形體,不認為有德才能夠成德,自以為有德就會失德。空虛沒有境界,不停的充實卻不能裝滿,就像野馬奔騰在萬裏長原之上,浩然之氣,跌宕起伏。。

天不會因高出萬物自居於上位,地不會因厚於萬物自居為重,處在高位的人不以自己的功業為大,率領萬民的人不會自以為貴。雖然擁有萬國的錢財對它卻毫無興趣,雖然有偉大的功績也隻是輕微一笑。王者並非不愛財,隻是把天下的財富早就看成自己的財富,還有什麼財富可愛;王者非不徇私,早就把天下看作自己的私人物品,還有什麼私心可徇。埋沒自己的身體充實自己的德行,統治了很久百姓們都忘記是誰統治在上位,存在世間已經很久百姓早就把它遺忘到路邊,忽然想起來卻不知道把它遺忘在那條路上。

王者於自己的老師相處,霸者與自己的臣子相處,亡國者聚斂府庫與奴隸們相處。居不在自以為大而在於萬物同等,德不在完乎其事而在不停的力求前進,不要認為自己的智慧是聰明的,不要認為自己有地位便是高人一等的,要常思考自己的欠缺與不足而不斷的更新完善自己。要學會收斂自己的長處完善自己的短處。王者與百姓一視同仁,霸者與臣子一視同仁,亡國的人自認為大於一切所以德拋棄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