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李玉虎和程雅寧的婚禮, 李玉鳳陪著陳招娣一起回了廣安。
廣安撤縣改市, 要建造全新的市政府辦公樓, 趙國棟正在招標這個工程。
原來縣人民醫院的王院長也已經步步高升, 就任了廣安市副市長, 還是掌管基建這一塊。
王副市長帶著趙國棟查看了將來新市政府的選址地點,以前曾是玉龍河邊上的一片灘塗, 馬上就會成為廣安市的行政中心。
“趙啊, 你能回來參與者一次的招標, 我非常高興。”王副市長看著趙國棟, 想起他們曾一起建造的縣人民醫院感慨萬千:“聽你現在在深圳混得很好, 已經在深交所掛牌了, 你已經不是從前我認識的趙了。”
“您也不是我從前認識的王院長了。”趙國棟笑了起來,玉龍河邊上還種著上百畝的水稻,在微風中波濤起伏。
王副市長看了看手表,抬起頭道:“我還有一個會議要開,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他看著趙國棟,笑了起來道:“今市裏舉辦返鄉知青重聚歡迎會,好像還是李的嫂子馬校長牽頭的。”
“知青重聚歡迎會,那以前在我們廣安縣插隊的知青都會來嗎?”趙國棟好奇問道。
“聯係上的,有一部分會來,還有許多沒聯係上的。從1968年到1978年, 有大約2000多個知青, 來到咱們廣安縣學習生活, 有一部分永遠留在了這裏, 大部分都回到的城市裏去,但對於他們來,廣安是他們的第二故鄉。”王副市長開口道。
……
馬秀珍已經帶著李玉鳳來了歡迎會現場。李玉鳳原本是不想來的,但是馬秀珍非要把她一起拉過來,當年在他們衛星大隊第八隊插隊的知青,有很多人都來了。
有被推舉去當了工農兵大學生的老嚴、也有後來憑借自己實力考上了大學的方金玉和楊振國,還有像馬秀珍這樣,選擇留在了廣安的杜虹和徐江。
趙國棟已經在廣安有名氣,大家看見李玉鳳,紛紛都上前向她招呼。
老嚴笑著道:“現在要改叫趙夫人了!”大家回憶起1977年的那個秋,寶兒出生,在隊曬穀場上的那一次宴席。
“老隊長身體還好嗎?”老嚴有些感慨道:“我記得那次他喝醉酒了。”他,“我還記得,當年的那一桌子菜,都是趙董事長端上來的。”
那個年代的人很淳樸,淳樸到一頓飯還能記得十幾年。
忽然間會場上爆出一陣雷鳴般的掌聲,台上的主持人介紹道:“下麵歡迎我們王副市長作為知青代表,為大家發言。”
李玉鳳朝著人群看過去,見趙國棟就坐在主席台的邊上,他果然跟著王副市長一起來了。
“我其實不是知青,我是被下放的幹部,但我和你們每一個知青一樣,認真改造、參加勞動……”王副市長侃侃而談:“有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完全錯誤的十年,知青下鄉也是一個完全錯誤的決定,但是……我知道,你們每一個來過廣安,參加過夏收、秋收的年輕人,會永遠記得那幾年。沒有那些年的艱苦磨練,造就你們的鋼鐵意誌,就沒有現在的你們,也沒有祖國改革開放的中堅力量。”
“所有我們曾經經受過的苦難,那都是上的恩賜,所有我們流過的熱淚,最終會化成雨露,澆灌我們的生命之花,讓我們加倍綻放異彩。”
雷鳴般的掌聲不斷響起,知青們擦去激動的眼淚,不知不覺中,李玉鳳也紅了眼眶。最為一個從後世來的靈魂,她終於感受到了,這個時代最振奮人心的時刻。
“十幾二十年前,你們來到了這裏,這裏從此就成為了你們的第二故鄉,不管將來你們會在哪裏停留,廣安永遠歡迎你們回家!”
馬秀珍擦了擦眼角的熱淚,發現自己腰間的BP機響了響,她看了一眼,向在座的各位笑著道:“劉振華和柳依依過來了,我去門口迎他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