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改成◎著
“湖怪”鬧廟會
據說有一年農曆三月中旬,漫灘湖水勢浩瀚,但卻平靜,薄薄水霧嫋嫋升騰;湖兩岸,雜樹叢生,樹葉油嫩,或綠或黃;湖坡灘岸,巨石如象馳,小石似豬跑,芳草如綠絨鑲裱其間,偶有紅花白花點綴。漫灘湖東西蜿蜒15裏,南北彎曲10裏。湖下遊出水口,二狼山伸臂阻擋,形成寬20米,落差數丈的大瀑布。至若訊期,瀑麵增大,落水轟響,三裏能聞;至若晴空,旭日東升,霞光沐浴,瀑布生出彩虹,五裏能見彩練舞動——這是淮河支流的洪汝河的主要水源。湖外二狼山腳下,正值三月十五廟會。傳說,三月十五這天,二狼神奉天庭之命捉拿妖猴——孫悟空,不小心被那孫大聖的金箍棒打麻了右臂,從此,二狼神變成了右臂低左臂高的山。人們為了紀念二狼神,便在山上建廟燒香,每逢三月更是人如潮湧,形成了一年一度經久不衰的三月十五廟會。這年,正是廟會盛期的上午,春光明媚,草綠花豔。人們就地走,騎著驢,坐著轎,趕著車,從四麵八方雲集到廟會中心。廟會中心在瀑布下的二狼山右臂下的洪汝河兩岸,兩岸有一座大石橋貫通,岸北有一台大戲,岸南有一台大戲。繞兩台大戲外延四五裏地都是商鋪和攤點:油饃棚、包子店、香油坊、算卦攤、把戲場、剃頭擔,在山坡、平地、河灘星羅棋布,擠擠滿滿。賣者,你嚷、我叫、他喊;買者,你擺手走、我伸脖子擠、他摸腰掏錢……
洪汝河南岸,大戲正演著《倩女還魂》——張倩女和王文舉本是指腹為婚的相愛男女。二人長大後,倩女母親悔婚,強迫二人為兄妹離開,王文舉離家趕考;倩女憂疾,魂離本體,追上文舉,二人結為夫妻……劇進高潮,緊鑼密鼓,台下的人,伸著脖子,瞪著眼,張著嘴,如癡如醉……
忽然,會場飄來一股腥香,眾人感覺怪異,不知味從何來。一會兒,後麵的觀眾竊竊私語:“前麵紅花轎裏坐著一個湖妖,腥香就是從她身上發出來的,她是從漫灘湖裏被四個湖怪抬出來的。”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後麵的人往前擁,前麵的人扭著脖子回頭看。任憑戲台上鑼鼓敲得震天響,觀眾也無心再看戲了。大家搶著圍觀:但見一頂紅轎子,四角垂錦球,轎中坐著一位年輕靚女,好似戲中離魂的倩女,她蜂腰柳眉,眼含秋水,貌有羞花閉月之色,身有落雁沉魚之姿。轎中靚女發現觀眾擁擠圍觀她,嚇得一陣哆嗦。她知天機泄露,於是,柳眉倒豎,杏眼怒睜,她吹口妖氣,甩起長袖,霎時,天昏地暗,腥風驟起……戲台倒塌,棚翻鍋滾,人轉馬嘶。一會兒,雷雨大作,人們如壞都舍,抱頭鼠竄;這時一條巨龍空中怒吼,開始緝拿湖怪……
試問誰最早識破湖怪,泄露天機?話得從寺坡樵夫王小二說起——
一大早王小二就到漫灘湖山坡砍柴,山坡雜樹密密麻麻,枯樹殘枝到處都是;小二這兩天所砍枯柴挑到二狼山廟會比平時賣得又快又貴。快到半晌,太陽升起,湖麵還是霧騰騰的;小二砍柴將半,他轉悠著來到另一湖灣隱秘處,靠在湖邊一塊大石頭旁歇息,不一會兒,湖水翻滾冒泡,小二好生奇怪,翻身窺視,不大工夫,兩隻頭大如鬥、兩眼放綠光的鯰魚精搖頭晃腦地向湖心四周巡視,爾後沉下去。湖水翻騰得更厲害……這時從湖中心飄出一頂紅轎子,四個變成轎夫的魚精,忽閃忽閃地抬著一個美女向二狼山廟會走去……王小二看得明白,他悄悄地挑起幹柴,好奇地遠遠地跟在其後,來到洪汝河石橋南的廟會大戲場;他看到紅花轎裏的美女被抬在位居偏後的人群中,沒有人注意;偶有人瞥見,也認為是名門閨秀。盡管腥香一陣陣從她身上襲來,人們隻覺是貴姬特有的氣味。於是,小二便對身邊看戲者說:“看,前麵花轎裏的女子是個妖精,我親眼看見是從漫灘湖裏跑出來的!”人們遠遠望去,果真不錯,都好奇地傳議著、挪擠著——這才招來龍王與妖女的惡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