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滿堂皆驚(為盟主‘我喜歡讀你的書\’賀)(1 / 3)

(我喜歡讀你的書筒子成為盟主,感動感謝~盟主大大說不用加更,我那個照做了~)

柳林就在大道旁邊,前方十幾裏就是黑石城。並不算什麼隱秘地方。

酒莊裏也還有人,隻是崆峒派在西北勢大,行事肆無忌憚。

當務之急是應該立即就走,避免麻煩纏身。

不過,陶正仁還是處理了何必的屍體。他在丘陵深處找到了個天然地穴,把何必屍體扔進去簡單做了處理。

處理何必屍體主要是為了隱瞞何必的死。

崆峒派不知道何必被殺,一定會先找何必。不會急忙忙就來找他麻煩。

另一方麵,隱藏何必屍體,對方就無法判斷何必的死因。

若是隻看何必屍體上的劍痕,對方一定以為是他殺的何必。絕不會想到何必死於高玄之手。

總而言之,用一點時間處理何必屍體,非常值得。

陶正仁是老江湖,處理起這些事情非常有經驗。

至於說是不是符合江湖道義,他可沒那麼多顧慮。

真要講道義,何必就不該帶著人伏擊他。

崆峒派作為西北名門正派,卻和飛花門勾結,販賣人口。簡直是罪大惡極。

陶正仁不相信這是何必一人所為,這等事情哪有不露馬腳的。崆峒派掌門就算沒有參加,也必然是默許了。

一個門派必須要有足夠金錢維持。門派想辦法賺錢很正常。可名門大派,就要有名門大派的擔當。居然通過如此惡毒方式賺錢,簡直是聳人聽聞。

這件事回去還要和師門稟告說明,早做防備。

陶正仁處理了何必屍體,這才急匆匆趕回酒莊。

他看到兩個女兒和高玄說說笑笑,一副很開心的樣子。

陶正仁心裏歎氣,女兒也是不懂事。不說高玄如何,才經曆了血腥戰鬥,滿地的屍體,兩女孩還有心情說笑!

這不是陶敏陶慧膽子大,隻能說她們沒心沒肺。

陶正仁看了眼酒莊,大門、窗戶緊閉。裏麵雖然有人,卻看不到外麵的情況。更無法知道戰鬥細節。

他對高玄說:“死了這麼多人,被官府知道多有不便。何況西北境地,崆峒和當地官府必然有所勾結。我們還是盡快離開此地……”

高玄點頭應是,陶正仁說的沒錯,這裏不宜久留。

幾個人的馬都在柳林最外圍拴著,並沒有被大戰波及。幾個人上了馬,匆匆進入黑石城。

這一路上也沒發現陶家那幾個家人。應該是跑遠了。

陶正仁很謹慎,並沒有在黑石城停留。隻是買了些牛肉等食物補給,就和高玄一起穿城而過。

從黑石城出來,陶正仁這從鬆口氣。

再向前就是西南境地,他有幾個朋友都是西南高手。就算崆峒派來找麻煩,他也不怕了。

一行人一直走了數十裏,直到夜色深沉,幾個人這才找了處背風的地方休息。

深秋時節,西北的夜風冰冷刺骨。

陶敏陶慧沒吃過這種苦頭,內功修為又淺,在夜色中凍的小臉發青。

陶正仁和高玄生了火,圍著火堆邊吃了冷牛肉和大餅。喝了兩口溫熱的酒。兩姐妹臉色這才緩過來。

打開行囊,從裏麵取出羊皮縫製睡囊鋪好,兩姐妹耐不住冷,早早鑽進睡囊。

她們到是很想和高玄聊天,可當著她們父親的麵,卻不好意思多說。

睡囊避風保暖,兩個少女待了一會就都睡著了。

這一天其實過的驚心動魄,兩個少女雖然沒戰鬥,隻是情緒上起伏就消耗極大精力。

這會放鬆下來,很快就支撐不住了。

陶正仁憐惜的看了眼兩個沉睡女兒,他對高玄說:“她們從小到大都是嬌生慣養,沒有經曆江湖風波,不知人心詭譎,世事難測。這次多虧了高先生援手,我們一家才得脫大難。”

高玄連何必都殺了,不論他是怎麼殺的,都可見其厲害。

對上高玄,陶正仁也不敢托大。什麼小兄弟、小友之類的稱呼非常不合適。隻能叫一聲高先生以示尊敬。

陶正仁說著站起身很正式給高玄抱拳鞠躬,高玄虛扶了一下:“陶大俠何必如此客氣。”

“救命之恩。怎麼感謝都不為過。”

陶正仁正色說:“何況,高先生救過我們一家兩次。恩同再造。”

高玄擺手:“陶大俠,何必如此。我救你也是順手而為。”

陶正仁沉聲說:“對高先生可能隻是順手而為,對我們一家卻是活命大恩。高先生但有所需,隻管開口。我絕不推辭。”

這話說的就比較實在了。空口言謝,沒多少意義。

高玄請陶正仁坐下,他說:“我自小被拐賣到飛花門。被教了一身惡習。等我明白道理,對此深以為恥。”

他對陶正仁說:“此次回轉江都,我必滅飛花門。為天下人拔此劇毒。”

陶正仁有點意外,他把話說的這麼明白,就是等著高玄提要求。

他相信高玄是聰明人,明白他的意思。不論高玄是要錢財還是要武功秘籍,甚至是想拜入武當,他都可以盡力幫忙。

結果,高玄居然不提任何要求,隻是他下一步計劃。

這是高玄故意拿腔作勢,還是他就真的心懷大義,不把這些恩惠當一回事?

陶正仁看不透高玄,他一直也沒看懂過這個年輕人。

但是,不管高玄是故作清高,還是真的不在乎回報。他都不能毫無表示。

救命大恩,可不幾句感謝就能抹平的。

陶正仁說:“高先生不顧為難鏟除惡賊,此天下大義。我雖不才,願隨高先生一起斬妖除魔。”

高玄一笑,這個陶正仁也挺有趣的。居然有膽子和他一起幹飛花門。

飛花門名聲不好聽,江湖上人人喊打。可飛花門勢力龐大,手裏有錢,養了眾多好手。

尤其是總舵,更是高手雲集。陶正仁雖是第一流高手,在飛花門麵前也算不上什麼。

“飛花門總舵機關密布,高手眾多。這群人手段又凶殘狠毒之極。我對總舵很熟悉,一個人可以便宜行事。”

高玄說道:“陶大俠真要幫忙,就在外麵策應我,幫我善後。”

行俠仗義,說著容易。具體到一件事上,卻非常麻煩。

飛花門這樣門派,不知牽涉到多少人。可不是跑進去把人殺光就完事了。

陶正仁也明白此理,他想了下說:“高先生,不如等我回宗門請幾位高手過來,我們一起共商大計。”

“不用如此麻煩。”

高玄自信滿滿:“我自有辦法收拾這群惡賊。”

陶正仁看高玄如此自信,到不好再說什麼。他沉默了猛然長眉一揚,似乎下定了什麼決心。

他從行囊裏抽出一個小小畫軸遞給高玄:“高先生,這副《魚龍百變圖》送給您。”

高玄隨手接過,接著淡淡月光展開畫卷看了眼,這畫卷上畫了數十條遊魚,姿態各異頗為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