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寒,是劉明春的字。
“弟子定會竭盡全力,不敢教老師失望。”劉明春躬身應道。老師對他期盼這麼高,劉明春既是高興又有些惶恐,就怕自己到時候讓老師失望。
見弟子將話聽進耳朵,孔穎達暗暗的點了點頭。隨後,孔穎達便教起劉明春做學問。
………
“算了,跟一個腐儒置氣什麼。”陸玄搖了搖頭,隨後轉身進入了紅薯培育房,不再理會這事。
報紙在長安城試點成功後,雲天就讓他三舅擴大刊印規模,將報紙通過驛站發行到全天下。這一次,報紙不再是免費發放,而是賣一文錢一份。在陸玄的建議下,李世民在天下各縣逐漸建立報亭,用來發售報紙。讀報使也緊隨著擴大人數規模。
“可惜啊,竹紙還正在造當中。規模受限,成本也高。”陸玄歎了一聲,“先小規模刊發吧,盡量輻射廣一些。”以目前的情況,隻能是先在各地逐漸設立報停。
不過這樣也好,等到竹紙出世,報紙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發行到各地。
走出大唐書局,陸玄就進宮。大唐國報要刊發第二期了,他得去找李世民了解一些朝堂大事,好在報紙上刊發。
在陸玄進宮的時候,關內,定遠縣,一處破敗的院子裏。一個而立之年的農夫,此時正拿著一張報紙在看。農夫的表情很是震驚,眼珠子睜的老大,好似上麵寫著什麼駭人聽聞的文章。
好半響,農夫才放下報紙,不敢置信的喃喃自語道:“畝產五十多石的糧食?天底下竟有這等神物?”
“這自稱農家第六百六十六代的農家傳人,究竟是何等人物?”
“讓天下百姓吃飽,當今聖上竟有如此雄心壯誌?”
“免除農民賦稅,這可能嗎?”
“還是聖上好大喜功?”
“這是盛世之景象啊!”
農夫一邊在院子度著步子,一邊自言自語。過了一會,農夫的注意力轉到農家第六百六十六代的幾個字上麵。
“我農家有別支傳人?師父不是說農家就我一個傳人麼?”
“還有,農家傳到現在也不過是一百七十二代,多出來的四百多代哪來的?”
“就算是農家旁支,也不會錯的如此離譜吧?”
“到底是不是我農家的人呢?”
“如果不是,為何打著農家的旗號行事?”
“這可是青史留名的大功德之事啊!”
“是不是雜家的人?”
“應該不是吧,不然他會被長輩打死!”
“修饑饉救災荒自此無有餓死人;衣食足倉廩實,家家戶戶有餘糧。”
“這對聯寫的粗鄙不堪,不過誌向卻是非常遠大。”
農夫一邊自問自答,一邊進屋查找農家的傳人譜。他想找找,是不是有姓陸的傳人或者某任傳人的追隨者姓陸。他覺得,從這裏可以尋到些許線索。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從傳人譜中他沒有找到任何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