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1 / 2)

這個故事要從四年前的六月份起……

眾所周知,每年的六月都是一年中最浮躁的月份,因為國家在這個月安排了一項全國運動——高考。

之所以稱之為全國運動,是因為跟考生有關係的國民全運動起來了。

先不提老師們的瘋狂暴躁,也不提家長們的暴躁瘋狂。

就連從沒參加過高考的商販也整圍著幾個高中兜售一些所謂“內部資料”,還是他們高考時用過的。

這些本來是工人的人推銷起自己的商品時真是口齒伶俐,激情澎湃。就像一個個才華橫溢的大學生在搞演講。

而旁邊幾個悶著頭,給他打工發傳單的年輕人,一問才知道是真正的畢業大學生,怪不得範九的班主任現在的工人越來越像大學生,而大學生越來越像工人。

還有一些高人,搞了一台電腦擺在學校門口,是“高考科學算命”。

看來創造力跟學曆真的沒什麼關係,之所以稱他為高人,就因為他能把“科學”與“迷信”這兩種本來完全矛盾的東西,搞得完全不矛盾。

有個心理學家講過,學識越高的人越理性,考生應該算是學識比較高的人群,照理應該很理性。

可是悲哀的是,這些考生的理性漸漸被周圍人們這些瘋狂的舉動磨沒了,以至於最後完全失去理性,做出一些驚世駭俗的舉動來——

我們的主人公範九,曾在報紙上看到過一個消息,有一個考生為了考上一個好學校,早上起的早,晚上不睡覺,腦袋一死機就狂喝生命一號。最後累的七竅流血,以身殉職了。

還有一個考生因為對高考心裏沒底,最後狗急跳牆去鄉下買了把土槍,要去教育局搶試卷。

範九看到這些考生即才又真的舉動,真不知是這些考生沒有理性,還是這個社會把他們搞的沒了理性。

臨到高考前的動員會上,範九的班主任給他們講了一個關於意識能動性的故事。

是美國有一個演員表演絕食,他被鎖在一個馬桶大的櫃子裏二十多沒吃飯,等到最後被放出來的時候,記者問他為什麼要表演這麼痛苦的節目?

他演出方付的演出費足夠消除他的痛苦。

可見,他之所以二十不吃飯,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混口飯吃。

班主任告訴範九,從生理學角度講,人七不吃飯就會梗屁,而那位猛哥竟然扛了二十多,可見精神的能動作用是十分強大的,要範九在學習上也發揚這種“扛”的精神。

但範九覺得這句話雖聽起來有道理,但實際上問題很大——,

第一,人的腦子是肉做的,要是這種精神給揚大發了變成神經怎麼辦?

第二,那位猛哥“扛”了二十之後一定有飯吃,而像範九這樣的高考生,“扛”了二十年,即使考上大學,畢了業卻不一定有飯吃。

用未知的事物去論證未知的事物,這種研究方法本來就不科學。

但不幸的是,社會的霸權主義勢力實在是太大了,考生們隻能“扛”著,而且快扛到頭了,範九也是其中一位。因為……範九要參加高考了。

實話,範九不怕考試,在他們班排名次,隻要其他同學不考試,範九肯定全班第一。

要是其他人也跟範九考一樣的試卷,那還是從後麵數比較快。

所以,像其他同學那種嘔心瀝血似的學習經曆範九從來沒有,他對待學習的觀點就是:

可即是不可,不可即是可,凡是無可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