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了,不好了,”一小廝著急忙慌的跑到內堂。
“出什麼事了,慌慌張張的成什麼體統。”胡子花白的老太爺拿起茶碗,抿了一口茶水。
“老太爺,手劄,祠堂的手劄不見了!”老爺子的茶水還沒咽下,就被這句話驚的噴出來。站起身來,帶著一種小廝去了祠堂,一眼就望見了空空如也的案幾。兩眼一黑,就要昏過去,被後邊的小廝扶住,抬回房間裏。一時間,參湯,茶水都端了上來。
話說這個老太爺,便是大宋朝首個連任六屆的提點提點刑事公獄,俗稱提刑官,總管所轄州府,軍的刑獄公事。宋真宗以後才設的提刑官,是由朝廷選派,三年一換,老頭子連任六屆,可見其謀略與手段。
這老太爺就是宋仁宗時代的黑麵包青天包拯的後人,取名包正阿。這包青天在時,承開封府尹,大大小小,奇難疑案,無一錯漏,秉公執法,剛正不阿。老年講案件整理成冊,記錄了很多的奇難疑案,斷案要領,刑偵方式,仔仔細細,包家後人將手劄供奉於包家祠堂之上,供包家後人祭拜,瞻仰。
“去,把那個不孝子找回來,快去,”老爺子倚靠床邊“告訴他,老頭子我要死了,讓他趕緊回來發喪!”管家一驚,這老爺子找的借口太驚心動破了,自己都搭進去了。還沒有等管家出門,就聽見爽朗的帶著笑意的聲音傳來。
“老爺子,這麼中氣十足的說話,那裏是要死了,想讓我給你發喪,等個幾十年吧。”一個身穿白色圓領長衣的年輕人走了進來,長得白白淨淨,手持折扇,一進屋子就攤在了椅子上,隻是一雙眼睛和包老太爺年輕時一摸一樣。這人就是包正阿的孫子,包靖平。
“你個臭小子,家裏出事了才知道回來。”包老爺子下了床拿起鞋子就要打。
“丟了就丟了唄,反正也沒什麼大用處。”包靖平一個起身跳到了椅子後邊,躲開爺爺的鞋底子。
“混賬,手劄裏記錄的東西傳出去就是連累我們一家十幾口的性命”。第一次看見這麼嚴肅的對自己的爺爺,心想,完了,肯定特別嚴重的事情。
“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回來問沒有用啊,您才是大名鼎鼎的提刑官,你要是沒辦發找到,我就很沒有辦法啊。”包靖平越說聲音越小,“況且我隻知道吃喝玩樂,哪裏懂什麼查案啊!”
老爺子扶額捶胸,也不怪包靖平人事不知,當年他父母去的時候,包靖平年紀還小,為了讓這個唯一孫子開心點,就比較放縱,結果呢,這一放縱,包家出了這麼一個小祖宗,本事沒學會,每天狐朋狗友,吃吃喝喝,不學無術,書沒讀好,武沒學好。
“先這樣吧,你先回去吧。”包老太爺說完便回到床上躺下了。
從老爺子院子裏出來,包靖平越想越不對了,以老爺子的手段不可能看不出來一點蛛絲馬跡,直接昏過去了,從前刀架在脖子上都沒有一絲害怕的人。事有蹊蹺,還是決定去祠堂看看。
包靖平轉身走到祠堂方向,推開大門,果然裏麵案幾上空空如也,這個時候真的恨打掃的女使,連個指紋都沒有留下。祠堂每天有人打掃,門外有小廝看守,周圍時常有護院看護,如果進來偷東西,最大的可能就是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