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和法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在看一部修仙時,通常都是武術法術並重,缺一不可。神仙也非常看重武功、兵器。例如孫悟空、二郎神、哪吒等神仙就非常重視武術套路和兵器使用。要知道,隻修煉法術,沒有武術,遇到武術法術同修的對手,隻有逃命的份兒,毫無還手的機會;或許你可以輕易打贏凡人,可是這樣未免也太勝之不武了。在影視劇中,無論你法力多麼高強,倘若沒有武術動作做陪襯,便會讓人大有失望、掃興之感。我們現在的仙俠,白了就是從武俠和玄幻中結合、演變而來。要是沒有當初的吳承恩、中期的還珠樓主、後來的金庸,根本形不成如今如此完善的仙俠。我個人認為,玄幻的鼻祖當初就是依靠武術和自然現象產生的創作靈感。換言之,沒有武術,就沒有法術。畢竟武術是真實存在的,而法術隻是藝術的虛擬出來的東西。回到我們的話題中來。雖然也有個別沒有學過武術的人因機緣巧合,有高人將法力直接輸入其體內,加以引導,讓其迅速修煉成仙;或者像嫦娥那樣服用一顆仙丹,立馬成仙,可是那都是萬萬分之一少之又少的人才有的幸運,一般人誰能如此奇跡?所以,我們不要指望不勞而獲,一步成功。這個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上掉餡餅的美事,凡事都要我們腳踏實地,步步為營的去努力。
拋開少之又少的“幸運者”來,沒有點穴手法,就沒有定身術;沒有輕功,就沒有飛行術;沒有縮骨功,就沒有變形術;沒有內力,就沒有法力。而凡間武功動作,則和仙界的打鬥動作是一致的。所以武術和法術的關係可想而知。
據我們觀察,武俠中,武術是主角;玄幻中,法術是主角;仙俠中,武術和法術奇跡的被結合在了一起。在古代軍事中,以陣法、智謀、武器為主,當然,武術和法術也相當重要。畢竟軍事就是戰爭,戰爭的主角就是攻擊,而攻擊恰恰又需要武術和法術。
了這麼多,我們應該明白,仙俠最大的亮點不是打鬥,而是那一份份奮鬥、勵誌、向上的精神和偉大、濃厚的愛國情懷。曆史表明,中國人自古寸土不讓,堅決不受外國邦欺淩,除了清朝慈禧太後那敗家娘們。到這裏,我們都知道,武術和法術都是中國的標誌文化,雖然法術隻是道教和佛教中提煉出來的幻想異能。
我覺得誰能將吳承恩、金庸、瓊瑤三位宗師的三大類作品揉合在一起寫一部仙俠才是高手。倘若真有這樣一部玄幻、武俠、言情合三為一的作品,我們看起來肯定有滋有味。不過仙俠界應該時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許多人還珠樓主就幹過這樣的事。到最後,我個人覺得還珠樓主才是仙俠的開山鼻祖,才是第一個將玄幻、武俠、言情合三為一的高人。我們的武俠泰山北鬥金庸倘若隻以一部作品與之相比,根本不值一提,隻有拿出他所有的作品,才能將還珠樓主打下擂台。道理很簡單,金庸才華出眾,優秀作品超多,而還珠樓主隻有一部超長作品。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軍事中有仙有武有俠有情才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