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完美過關(1 / 3)

楊洪心裏又不免為任營岩操起心來,就連司機小趙,也覺得張副廳長這是在為難自己廠的廠長;倒是任營岩不慌不忙,內心想著反正是躲不過張副廳長的考驗,索性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

其實他們三人這時都誤解張副廳長了,此時的張副廳長,基本上已經沒有居高臨下考察任營岩之心了,剛才聽了任營岩不打一點絆子的背誦了《公孫儀相魯而嗜魚》,他就知道自己麵前的這個年輕的廠長不是尋常之輩,肚子裏有貨,所以他急於知道任營岩是怎樣看待覆銅鉑原紙這個項目,從而進一步探索目前這些大中型國營企業如何走出困境,扭轉整個輕工企業在改革開放的總體形勢下的被動局麵。

“張副廳長說的正事,就是我對宏文紙廠申報覆銅鉑原紙的想法吧?”任營岩明白張副廳長心裏想的是這件事,但是出於禮貌,他還是問了一句。

“不錯,就是這件事,咱們出門前我就問過你。”張副廳長肯定地說。

“張副廳長、楊局長,我為什麼極力主張申報覆銅鉑原紙這個項目,說坦率點,就是宏文紙廠現在就像一個掙紮在生死線上病人,心髒跳動的已經很微弱,急需注射一劑強心針,先讓她活過來,而覆銅鉑原紙這個項目,就是這劑強心針!”說到這裏,任營岩注意到張、楊兩人的麵部表情有很大的區別:張副廳長是一副興致勃勃、玩味、鼓勵的模樣,而楊局長卻對這樣的比喻顯示出不理解,並且多出一點擔心的情緒。張副廳長的表情讓任營岩增加了按自己想法說下去的信心和勇氣,而楊局長的態度又讓他認識到對下麵自己的陳述要多做一些解釋和說明。

於是任營岩又解釋道:“為什麼說覆銅鉑原紙這個項目是一劑強心針呢?因為宏文造紙廠目前的產品已經全部老化,市場競爭能力日漸減弱,盈利水平越來越低,如果能夠製造成功覆銅鉑原紙,宏文造紙廠就有了一個利潤較高、市場很大的拳頭產品,為企業的扭虧增益工作添注活力;更重要的是,如果能夠製造成功覆銅鉑原紙,就會使全廠職工從中看到希望,進而增加扭虧增盈的信心,同時也增加了對我們這一屆新領導班子的信心,說句心裏話,這才是我最想看到的效果;舟要水載,水亦覆舟,老祖宗的這條治世寶典,我是不敢忘的!”

聽到這裏,楊局長豁然開朗地插了一句:“好你個任廠長,我說你攢了這麼大的勁一心要上覆銅鉑原紙這個項目,原來打的是這個如意算盤啊!”

張副廳長急於知道任營岩的全部想法,打斷了楊洪的插話,更深一步問道:“小任啊,你說覆銅鉑原紙這個項目隻是一劑強心針,那你的治廠良藥又是什麼呢?”

“改製。”任營岩回答說,“張廳長、楊局長,關於怎樣改製,我也說不好,不過我覺得,我們國營企業現在之所以存在這麼多的問題,主要原因,是企業製度不合理。理論上我們是全民所有製企業,職工是企業的主人,而實際上,企業的主人遊離於企業管理之外,他們即使是想參與企業的管理,實際上也是做不到的。而管理企業的我們這些當領導的,都是上級指定的人員,企業經營的好壞,與我們切身的經濟利益沒有太大的關係。說實話,包括我在內,都是憑著良心在搞工作,都是憑著對上級負責的態度在搞工作,坦率的講,經濟利益才應該是做事的原動力,憑良心幹,憑對上級的責任心幹,很難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職工也是這樣,廠子的好壞,與他們的經濟利益不能直接掛鉤,他們拿的是死工資,幹得好、幹的壞工資都不變,雖說有獎金,但獎金的分量太小,不足與決定他的勞動態度。所以在目前這種企業製度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缺乏一種持之以恒的原始動力,企業工作怎麼能夠做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