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來客(1 / 2)

2025年聯合國太空發展大會上

“靜一靜!靜一靜!各位代表請安靜一下”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敲了敲桌麵“大家不要驚慌,雖然小行星直徑有53公裏,但還不至於到世界末日”

“理事長先生,6500萬年前毀滅恐龍的那顆小行星直徑才10公裏。而且小行星直徑每增加一公裏,威力就相當於多了好幾個原子彈的爆炸量。您確定這個“大家夥”不會毀滅地球?”日本代表首先發問。

“根據目前的計算,小行星大概8年零7個月會和地球相遇,交彙時與地球的最近距離大概45萬公裏。雖然碰撞的概率很高,但也不是百分之百。”老者扶了扶眼睛。

“那如何降低碰撞概率?”

老者舒了一口氣說:“這也是今天開會的主要目的!小行星的相關數據後續會分享給各成員國,希望能夠盡快製定解決方案”

“理事長先生,不管如何肯定要將小行星控製在外太空。但目前能夠在外太空實現武器化的隻有.美.俄.中.三國。”法國代表開始了發言:“歐盟航天中心兩個月前發現這顆小行星的時候就已經通知了美.俄.中.三國。相信他們已經有了計劃”

“嗯”理事長看向美.俄.中三國代表抬手示意:“三位代表有什麼要說的嗎?”

發現小行星的時候,歐盟航天中心為了避免其他各國恐慌,信息隻分享給了五常國家。聯合國太空發展部在五常國有了具體計劃之後才召開的這次會議。

美方代表站了起來,鬆了鬆領帶,走到了3D成像儀前,抬手一揮,成像儀中間彈出了小行星的3D投影。

“各位!小行星目前速度是32公裏每秒。我們計劃從運送大當量的核彈到空間站組裝,然後從空間站發射核彈與小行星硬碰硬。雖然在小行星表麵爆破效果不如鑽孔在內部爆破好,但小行星引力太小,情況複雜,登錄鑽孔不太現實。如果十六顆核彈從不同角度同時爆破,就可以將其炸毀,產生的零星碎片就算達到地球也會被大氣摩擦消逝”

3D成像儀演示著美國代表所說的整個過程。

“但目前不清楚小行星的成分和密度,還需要在觀察。如果密度不均勻,可能會導致爆破過後仍有大直徑的碎塊。這是目前的一個初步方案。謝謝”美國代表講完後回到了座位上3D成像也隨之消散。

俄羅斯代表聳了聳肩走到3D成像儀前:“我們的方案大體和美方差不多,不過我們的地對空導彈防禦係統PF-18是目前世界上最為精確的。等爆破完成後,如果有大直徑的碎塊落向地球,我們可以完全做到在平流層之外實施攔截”

成像儀顯示著導彈的各種飛行路線和爆炸的場景。

“先生,如果在接近平流層的地方攔截,核導彈造成的輻射怎麼辦?”美國代表忍不住插了一句。

“我們可以隻對大直徑的碎塊進行攔截。而且美方有更好的方法嗎?”俄羅斯代表也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