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結義(1 / 1)

孔融走到大殿,看見一身高七尺棗紅臉的壯漢,留著大約四十厘米的胡須,孔融心想:這不活生生的關二爺嗎?一定要留住他,我要和他與太史慈也來個結拜,哈哈哈!那時候我就真的可以製霸三國了。

“關將軍?”孔融見勢趕緊湊近乎的說道,“嗯?公曾聞關某之名?”那漢子說道,“何談聽聞,吾真是敬佩啊!”孔融奸詐的說道,不等關羽開口又說:“早聽聞河東有一漢子,因看不慣惡霸的橫行霸道而殺人犯法,真是忠義啊。”聽到此處,關羽眼睛一亮,說道:“吾識公實乃三生有幸,殊不知吾真想遇一明主而投。”

“真好,爾已不用四處漂泊,吾識汝一身忠義,以後吾要認爾為吾兄,必要與爾製霸天下”信誓旦旦的對關羽說。

二人隻是說了三五句,仿佛度過了一個春秋,仿佛他們天生就是一對兄弟一樣。

僅僅三言兩語,就說動了忠肝義膽的關二爺,僅僅三言兩語,就充實了自己的實力,真真是妙哉!

三日後,與孔融成功結拜的關羽受封平昌邑!這也是引起了太史慈的不滿。

公元180年,五月孔融命關羽領軍三千進攻陽都,僅僅半月大勝而歸。孔融認命陽都當地人士劉鄒為陽都邑。這些縣城都不是孔融的目標,而來自穿越者的目光總是很大,比如說章丘!

當時之章丘啊,可是與北海齊名的大郡,為了吃一口好肉,孔融花盡了銀兩,招募兵馬。

馬上北海郡軍營多了五千多人,而另一件引起孔融矚目的事是北海的市民幾乎一半都當兵了,而且其他一半的市民都是老弱婦孺,沒有勞動力,導致連續一個月,北海毫無收入!

麵對這個嚴峻的問題,孔融將攻打章丘的事先放了放,因為再不管這件事,就在這個世界生存不下去了,也是無法改變孔融的悲慘命運!

深夜的府邸,有些蟋蟀演奏,小鳥高唱,這時孔融的心裏就不是這麼悠閑了!

此時,他的心裏波濤湧湧,是裁兵?還是其他辦法?糾結到了極點,這也是孔融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次這樣緊張!

如果截兵那麼章丘的事就要再延遲至少一年到兩年後,那是孔融發自心底不想幹的!也是萬不得已的下下策!

這連續幾天,孔融都沒有辦法,但是第三天時,那個叫劉鄒的人站了出來,提出了半裁兵的計策,基本就是這樣:

1:讓士兵分批回家一月,輪流回家生產,而且播種。

2:開張流民接納令接納流民!

3:士兵分批於北海南麵大片空地開墾農業!

大致就是這三點,這計策可不是於朝堂之上,給諸位將軍說的,而是劉鄒私自上述給孔融的,可見他比王修強到了哪裏。。

僅僅上述第二天,孔融就在北海議政院(這個大院是用來像皇帝那樣發布號令建的,是幾個月前大修學校時建的)發布。

一個月後,光流民就有五千多人到城投靠。終於使得孔融鬆了一口氣,也是孔融重視起這個叫劉鄒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