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何方圓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1 / 2)

“今年是清廷順治五年,也是咱大明興複四年。”

“大明子諭旨,命工部在金陵城為太子太師,四省總督楊寧敕建太師府。”

無錫一境,太湖之上,正緩緩漂著一艘烏篷船。

接連幾陰雨,此時湖上又刮著細風,令人直打寒顫。

兩岸茂林衰草,都籠罩在這陰蒙蒙的江南煙雨鄭

船裏隱隱傳來嬉笑交談之聲。

原來是無錫城內的富戶,攜家眷出來泛舟遊玩來了。

這家人姓董,是替江南豪族顧家打點車馬行的。

董家主人好聽書,這不,一家人出來遊湖還雇了一位書人。

董家姐相貌俊秀,正連聲催促書人繼續講。

“當年李闖反賊勢大,攻入京師,先皇崇禎帝在景山上吊自盡,唉……子殉國,令人歎息啊!”

“好在太子爺被一位絕世高手救下,並一路護送其至金陵即位,年號“興複”。”

“你猜這位絕世高手是誰?”

董家姐眼珠一轉,拍手笑道:“是不是就是那個楊寧!”

董家夫人急忙捂住閨女的嘴巴,駭道:“死丫頭,當朝太師的名諱是你能叫的?”

這書的看起來是個讀書人,身材長大,衣衫簡淨,一身文士打扮。

書人並不以為意,長歎口氣繼續道:“再到後來啊,滿清八旗入關,中原之地都歸了胡虜。”

“可氣地是那李闖奪了咱大明的江山社稷,到頭來卻是給滿清夷狄做了嫁衣。”

“時至今日,我華夏衣冠南渡,大明依舊占據江南之地。以長江為界,與滿清互相對峙,算來已經有五個年頭了。”

船內這般笑笑,船尾撐船的艄公卻聽不進去。

這麼冷的還光腿赤腳站著,兩眼呆呆地望著岸上,不出的苦寒之狀。

他遠遠地仿佛看見有那一人一騎在林子中穿梭。

相距的遠,又隔著許多樹,那一人一騎也就有時看得見,有時看不見。

就是看見了,也隻是模糊一團,可他敢確定的是,那個人穿了一身白色衣袍。

“咦?”

烏篷船裏正自高談闊論,卻被艄公這一聲驚呼打斷。

眾人可以聽出,艄公疑惑的聲音之中夾雜著恐懼。

董家老爺責備道:“阿四,怎麼了?大呼叫的。”

艄公指著岸上,道:“老爺你看!”

眾人一齊向岸上望去,隻見一個白衣男子正駕馬向湖邊奔來。

來的方向並非是自己這艘船,而是湖邊一座石橋,眾人稍稍寬心。

白衣男子身後有大隊人馬窮追不舍,有人乘馬,有人徒步奔跑。

後麵窮追不舍的那些人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

赫然是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從船上一眼望去,少也有七八十人。

錦衣衛追兵皆刀劍出鞘,卻並不叫喊,也不呼喝。

那白衣男子奔至湖邊,正想催馬上橋。

卻突然發現橋上竟然站了一人。

一個千戶模樣的人手按腰刀,昂然站在橋頭,似乎已經等候多時。

白衣男子見狀,蹙眉道:“屈師弟,你也做了朝廷的走狗?”

那千戶聞言,道:“孰是孰非,自有公論!”

話間林中的大隊錦衣衛已經趕到,將他圍成一團。

此時的風中更夾雜了些許雨絲。

男子舉目四顧,隻見茫茫地之間,風雨如晦。

那白衣男子麵對身後的錦衣衛大隊人馬,卻絲毫沒放在眼裏。

隻盯著那橋上的千戶道:“屈師弟,你我相識近二十年,心裏自然明白,這麼點人如何能夠拿的住我?”

橋上那千戶沉吟許久,才道:“不試一試,怎麼知道?”

白衣男子聞言更不答話,一聲長笑,翻身下馬。

然後從馬鞍上解下一柄佩劍。

錦衣衛眾人見他下馬,竟然都不由自主地向後退了一步。

“他是李岩!”卻是船裏的書人出口言道。

董家上下一聽,全都大驚失色。

董家姐喃喃道:“他就是出身上清宮,下最一等一的用劍名家,劍癲李岩?”

話間岸上已經打了起來,錦衣衛人多勢眾,率先發難。

數十人將李岩圍在中央,分前後左右一齊砍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