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崔灝推心置腹的解釋,杜少清不得不感慨此人的氣魄和眼界,壯士斷腕,的確遠超常人,怪不得崔家老爺子青睞他,因為老爺子也看到了,卻無能為力,或者說他沒有這個孫兒有氣魄和勇氣。
杜少清心裏想說,五姓七家這麼強,朝廷如果全殺了,會不會引來整個國家的癱瘓?崔灝是不是多慮了?但想想還是沒開口多問,畢竟人家想的也沒錯,盛極必衰亙古不變。
其實杜少清沒學多少曆史,並不知道後來怎樣。
五姓七家輝煌多年的確不易,但崔灝看得沒錯,曆史記載:這些大世家的確是在唐朝衰落了,從皇帝李世民就開始暗中設法瓦解對抗,直到女帝武則天時代,三代帝王一共用了將近六十年做到了這件事,五姓七家最終還是退出了舞台。
當然這都是後話,現在沒人知道日後會是這個結果。
逛了一遍崔家,杜少清還發現了這些大族不同於世俗的地方在於教育,大家族裏麵的孩子,無論嫡係、旁支等等,適齡的孩子都要送到家族學堂讀書識字,從而確保家族的下一代起點就比普遍百姓要高。
要知道大唐還沒進行普及教育,因為沒有這個資本,沒有活字印刷術和造紙術,書籍就不能廣為傳播,百姓家中連書都沒有,何談認字?
所以這些家族能有自己辦的學堂,已經快了所有人一步,甚至他們還從周圍吸納一些外姓的可造之材進來學習,從而跟對方確定師徒名分,將來如果這些孩子做官出息了,也自然而然是崔家的關係網。
這也是為什麼五姓七家能夠占據半數以上朝廷各地官吏的原因,也是大唐開科舉收效甚微的原因。
大唐學習前隋開科取士,目的就是打破世家的封鎖,可現在倒好,來考試的學子九成都跟這些家族有關係,開科取士不一樣是在給這些家族的人騰出官位?為此皇帝李二也暗暗發愁。
除了隨著崔灝逛逛崔家以外,杜少清還真的從善如流,在崔氏的書庫裏麵不客氣的看起了書,當然他感興趣的不是別的,正是崔老頭所說那幾百冊傳承自醫家的著作。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醫家也是傳承久遠的一家,但後來漸漸沒落,不知道是斷了傳承還是隱於世外,沒想到崔氏還有收藏醫家從著作。
不止如此,杜少清還順帶找到了他們收集的兵書戰陣給薛仁貴看,這位可是一個實打實的正人君子,不告而取那是偷,自己一個護衛哪裏有資格看書?
被杜少清說服教育一通,薛仁貴才放下堅持看起了兵書,這一看就沉迷進去了,自己薛家傳承太少,難得有機會好好學學,看到崔家收藏的兵書,薛仁貴才知道打仗原來是那麼的不易。
這兩人津津有味的埋頭學習,崔家就有人不樂意了,崔家自己的書庫,外人哪有資格入內?別說進去看書,就算是借讀兩冊,那也要屈身給崔家說多少好話才行的。
書庫可是家族傳承命脈,所以很快不少人去找崔彥穆老爺子鬧了起來。
21568/33618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