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駙馬,未免太放蕩了,朝堂議事豈是你處理私事的時候?”還是那名老大臣站出來不滿道。
誰知道這時候李二卻笑罵一句:“去吧,就知道你小子憊懶,在這裏盡知道添亂。
快些回去看看朕的外孫女,要是蹭破點皮,朕饒不了你。”
我……那名老臣好像是吃了一隻死蒼蠅一樣,看著陛下竟然揮退了杜少清,後者大搖大擺的走出了議政殿,無一人開口阻攔,也無一人說其無禮,這大唐朝堂,難道是他杜家開的?
沒開口的有人是看懂了,有人是不願得罪杜少清,而皇帝李二心說這小子看來也有圓滑的一麵,這一句話避重就輕,其實在暗示說既然是孩子想做事情,即便是髒活累活,父母不忍,也應該在一旁看著由他做,因為孩子喜歡。
如果杜少清當堂表態支持或者反對,那肯定會得罪人的,而且日後萬一出了什麼事,被人彈劾是跑不了的,可他這麼暗示,就很聰明了。
沉默片刻,李二心說,杜少清說的很清楚了,讓他去,給配上足夠的安保護衛,就算是不放心,以後再去考察看護也行,沒必要攔著不放。
“好吧,那就讓承乾去好了。”李二笑著看向了兒子李承乾。
“陛下……”有人還要再說。
李二卻強勢道:“如何?爾等認為朕在長安坐鎮不了?還是說誰擔心朕活不了三五年?”
好了,這下沒人開口了,李二轉頭對李承乾笑著說道:“看到了嗎?大家對你去都是不放心的,所以朕有幾個要求。
給你最多五年時間要做出成績,至少保證當地百姓自給自足忠於大唐,五年之後無論你成效如何,都要回來。
另外你此去一要帶好護衛親兵,二要遴選精幹下屬,朕給你特權,許你自己去選人,文武各有五個名額,正四品以下任你挑。”
沒想到一向在家裏專橫的父皇能夠鬆口同意,而且還這麼大力支持,李承乾感動的無以複加,他知道,如果是三弟李恪去的話,可沒有這些隨意選人的資格等條件。
皇帝都恩準了,且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等大員都沒有攔著,百官也隻能如此。
說完誰去治理吐蕃,就說到了侯君集的封賞了,最後李二拍板改封侯君集的潞國公為陳國公,繼續擔任兵部尚書,加光祿大夫銜(文散官從二品),等大軍榮歸的時候再行公布,文武雙銜,可以說封賞極其豐厚了。
退朝之後,李承乾沒有回自己的東宮,而是去皇後的立政殿跟母親辭行,沒想到李二跟著也去了,看來這父子兩人都喜歡跟長孫皇後傾訴一下心裏的感慨。
李二指點兒子說道:“如果你對朝廷內外的人或者事不太了解,可以先去問問你舅舅,另外去告訴杜少清這小子,讓他帶著長樂和萱萱進宮來一趟,朕想外孫女了。”
李承乾笑著點頭應諾,心說父皇算準了我要找人幫忙,肯定會去找杜少清,看來他也有這個意思。
21580/3361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