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爺爺,小天馬上就要走了,離開這個地方。沒有了您,我就再也沒有親人了,留在這裏對我來說已經沒有半點意義了,您放心我會有出息的,等我有了出息一定會再回來看您老人家。”在荒山坡上的一座新墳前,一個瘦小的身影跪在墳前重重的叩了三個響頭後,擦幹了眼角殘留著的淚水,堅定無比的站了起來,轉身朝著一條通向遠方的崎嶇山路行去。

這個看起來隻有十歲左右,身材瘦小的小男孩名叫李天,是一個從小就生活在不幸之中的孩子。他的祖輩們一直生活在這個大山之中邊遠的貧苦山村裏,十年前他誕生的那一天卻成為了他親生母親的忌日,母親在生育他的時候難產,由於地處邊遠缺乏醫療設備,在他還沒生出來的時候就因止不住大出血而離開了人世,好在為他接生的老婆子經驗豐富,果斷的剖腹取子。而在出生時的李天麵色紫青,不哭不動,連心跳都幾乎感覺不到。就在連他父親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小李天沒希望的時候,李天竟奇跡般的發出了他人生之中的第一個啼哭聲,他也就這樣伴隨著不幸降臨到了這個世界。

然而他的不幸遠遠沒有結束,就在他三歲那年,他的父親,一個勤勞老實的典型山區農民,在一個雨夜失足跌落了山溝裏,再也沒有回來。

年僅三歲便失去了雙親,在十分迷信的村民眼中,李天成為了一個“克死”雙親的災星,對他的畏懼猶如麵對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沒有一戶人家願意收養這個十足的“災星”,更有甚者提議把年僅三歲的他扔到深山裏讓他自生自滅。

這時七十多歲的老村長站了出來,力排眾議,獨自收養了年幼的李天,李天也再次擁有了他的親人,老村長成為了他的爺爺。祖孫倆相依為靠,生活雖然艱苦,但也覺得很幸福。爺爺是村子裏唯一一位有知識的人,聽說當年參加過紅軍,打過日本鬼子,到了解放後還當上了軍官,不過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被人陷害,心灰意冷之下,在一些老部下的幫助下,回到了深山裏的老家不問世事了,所以在村民的眼中,老村長可是擁有很高的威信的,雖然小李天很受村民的排斥,但看在老村長的麵子上,也沒有太過分的行動。

從李天四歲起,老村長就開始教他識字,還把在年輕時跟一位武學老師傅那學來的一套功夫教給了李天,當年他就是靠著這套功夫在軍中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累積了軍功,一步步的當上了軍官。而李天也沒有讓爺爺失望,從小就顯得極為聰慧,甚至可以稱之為天才,爺爺每次教的東西都能很快的掌握,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的耐性與毅力遠非常人所能比。到八歲的時候,爺爺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教他的了,而那一套功夫也在這幾年的堅持苦練中達到了爺爺的要求。

快樂的時光對於李天來說總是那麼的短暫,親情的關愛對於一個年僅八歲的孩子來講竟也是一種奢求,在他九歲的時候,年事已高的爺爺病倒了,年紀小小的李天擔起了家中的重擔,盡心盡力的照顧著病情越來越重的爺爺,可是爺爺他最終還是沒有走過那年的冬天。

爺爺走了,再次留下孤苦無依的他,沒有了爺爺的保護,迷信的村民們對他變得更無情,更麻木,甚至有幾個老頭老太太提出要活活燒死他這個災星,以免得以後再害人,嚇得他一個人跑到了深山溝裏躲起來不敢回家。

“孩子,你一定要走出這片大山去,這裏是不屬於你的,外麵的世界才是你的天下,爺爺相信你以後一定會有大出息的,不管以後有多難多苦你都不能放棄,一定要堅強。”李天緊緊牢記著爺爺在彌留之時所反複對他說的話。就在昨天夜裏,趁著夜深人靜,村民們都睡下之後,李天返回了爺爺的家中,收拾了幾件舊衣服,把所剩不多的幹糧帶在身上後,好不容易在後山的荒山坡上找到了村民們為爺爺造的土墳,由於村民們的冷酷,在爺爺入土的時候他都不敢進入村子,但他臨走前要來向爺爺告別,他要按爺爺生前囑咐的那樣走出這座大山去。在與爺爺哭別了一個晚上後,李天又趁著天空中剛剛泛起的晨光離開了,離開這個生他養他的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