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審時度勢(1 / 2)

光明頂上薄霧籠罩,一陣朔風吹來,吹走了濃重的陰雲,遠空似有蒼鷹嘶鳴,夕陽的餘暉也淡了下去,暮色已籠罩了整個大地,看起來像夢一般。

蕭峰抬頭望,沉吟半,朗聲道:“自古以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無論是漢人也罷,蒙古人也好,於民族大節大義麵前,決不不會有所猶豫。”見眾人麵露不愉之色,心知眾人心中不屑於蒙古人相提並論,微微歎一口氣,道:“漢人喚蒙古人為蒙古韃子,蒙古人叫漢人為中原蠻子,亦不過都是一家之言。當今蒙古人強盛,自然要攻打你們漢人,沒甚麼殘忍不殘忍的。”頓了頓,又道:“料想成昆與朝廷合謀,布置已久,成昆固然是要覆滅明教,而朝廷自然是要瓦解整個武林,想必此刻在六大派回轉中原路上,已然危機四伏,朝廷之人或偷襲,或下毒,未必會講甚麼江湖道義。”

眾人聽到蕭峰這一猜想,皆輕聲驚噫,均想:“蒙古韃子此舉其心可誅啊。”但一轉念,都忍不住栗栗危懼,心想與六大派易地而處,敵人在暗,自己在明,對方又是無所不用其極,明教亦難以抵擋,當有土崩瓦解之危。

蕭峰續道:“這件事非同可,要是中原武林就此覆滅,轉瞬之間,明教也有滅教之危,何談驅逐胡虜,光複江山?”眾人又是一驚,周顛已出聲道:“莫不是蒙古韃子還敢來光明頂不成?”

蕭峰微微一笑,道:“朝廷未必會來,但六大派必然會來。”這時楊逍顫顫站起,沉聲道:“好險惡的心思啊!”蕭峰道:“楊左使,看起來已洞悉朝廷之奸謀,倘若楊左使為朝廷出謀劃策,該當如何呢?”楊逍笑了笑,沉吟一下,道:“朝廷深謀遠慮,今日圍剿魔教之舉,是與成昆一力促成,難不成沒了成昆,便無法再挑起爭端了。”眾人一聽,心頭滿腹疑惑,周顛已插口道:“楊逍,你賣甚麼關子,有屁快放吧?”

楊逍不理他,續道:“六大派與明教乃是水火之爭,世人皆知,若是圍剿我明教的各大派群豪,無一人回轉門派,各大門派該當如何?”周顛道:“自然找到我明教頭上了。”楊逍道:“顛兄和六大派的人想到一起去了,可見足智多謀啊。”周顛一聽,大怒道:“楊逍兒,……”話不及半,已被彭瑩玉打斷,隻聽彭瑩玉喝道:“顛兄,不可胡鬧。”周顛怒道:“你倒和楊逍一路了……”彭瑩玉微微一笑,便再不話了,周顛見眾人都凝神靜聽,一口怒氣無處發泄,討了沒趣,也自住口了,隻餘心下氣忿難抑。

隻聽楊逍又道:“我若是蒙古韃子,……”周顛忙插口笑道:“我瞧你多半便是。”楊逍置若罔聞,道:“第一,我要在六大派回轉途中,布下埋伏。嗯,下毒最妙,若是硬拚蠻鬥,六大派武學名宿眾多,未必能夠一舉成擒,便是跑了一個六大派的人,此計都難以成功。”眾人都點頭稱是。楊逍又道:“六大派圍剿明教的諸人一旦被擒,這第二步,便好走了。我隻須冒名頂替,再扮作六大派的人,回到門派,殺六大派個措手不及,然後來個栽贓嫁禍,一股腦甩明教頭上。滅少林,誅武當也未嚐不可,隻是細節當還思量一二,就算不使六大派全不滅亡,也定讓中原武林損折大半,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