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軍史中稱之為第二次上海事變)爆發於197年8月1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同時也為了引起國際社會的注意,而在上海采取主動反擊戰役,這是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對於中國而言,標誌兩國之間不宣而戰、但又全麵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衝突升級為全麵戰爭。即使當時國力遠高於中國的日本,也動員全日本,馬上投入全麵戰爭。例如隨即大量增加公債發行,並發起了日本全國性的“消費節約運動”。
淞滬會戰在當時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區和郊區進行,當時上海為中國第一大商港,每年對外貿易額占全國二分之一以上。隻有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實行武裝中立,分別劃為法、英、美、意4國軍隊的防區。蘇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築路地區屬於日軍防區,是日軍在上海的作戰基地。中日雙方共有約8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
淞滬會戰前後共曆時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個旅團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48個師和4個旅6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0萬人。
————————“嗖……”
“轟!”
帶著尖銳的呼嘯聲,一顆不知從哪裏打來的榴彈炮炮彈,在距離趙闖不到三十米的地方爆炸,炸彈的巨大威力帶起一篷衝的泥土高高騰起,“噗啦噗啦”的給趙闖落了個滿頭滿臉。“你大爺的!”隨口罵出一聲大街,剛剛才在街角醒過來的趙闖迅速挪動著身軀,如同一條敏捷的草蛇一般,快速爬向剛剛那個才被炮彈炸出來的彈坑中。任何一個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那個地方是相對來安全一些的,一般情況下,兩顆炮彈很少會落到同一個彈坑裏。
“喲!”就在趙闖即將要翻入彈坑中的時候,一股錐心的劇痛從左臂的胳膊肘上傳來,隨即,他又聞到一縷淡淡的烤肉香味。“瘋子!全是她媽的瘋子!”一個翻滾落入彈坑裏,趙闖一邊破口大罵,一邊心急火燎的拔掉紮在胳膊肘上的彈片。這彈片足有四五厘米長,爆炸的威力令它滾燙滾燙的,難怪剛才會有一股子烤肉味。
“嗖……”
“轟!”
又是一顆炮彈在趙闖所處彈坑不遠處落下,巨大的爆炸聲並沒有打斷趙闖的忿忿咒罵,不過接下來的一幕讓他的罵聲停了下來。因為吃驚的緣故,趙闖那嘴唇幹裂的嘴巴張的大大的,真是能夠直接塞進兩個雞蛋了。隻見在離他不遠的巷口裏,冒著密集的炮火,發瘋般的衝出一群人來,這些人或空手或拿著老式的栓動步槍。最讓趙闖感到吃驚的是這群人身上所穿的軍服,那明顯應該是國軍的軍裝,尤其是他們鋼盔上的青白日標誌更加能明這一點。
趙闖蒙了,徹底的蒙了,他心這是怎麼啦?,這怎麼連國軍都出來了?“轟”就在趙闖在彈坑裏猶自呆愣的時候,又一顆炮彈從而降,爆炸的氣lang把正從彈坑裏向外探頭張望的趙闖頂了個跟頭。仰麵摔翻的趙闖下意識的匍匐臥倒在彈坑裏,這一顆炮彈的落點離他很近,巨大的爆炸聲令他耳鼓裏嗡嗡作響,一時之間幾乎喪失了聽力。
用力的晃動著腦袋,將覆蓋在頭上的土屑抖落下去,彈坑裏的趙闖再次抬起頭來,朝那群從巷口裏衝出來的國軍們看去。“不對,這他娘的不是拍戲,這是正經八百的在打仗。”當他再一次看清楚眼前一幕的時候,趙闖忍不住在心裏歇斯底裏的狂呼。隻見一顆炮彈恰好落在那群怪人的人群中,一時間,那是真的血肉橫飛,殘肢斷臂漫飛舞。
趙闖不是傻子,他自然知道在電影電視裏的那些道具是無論如何也製造不出這種效果來。老式的槍械、二戰中的國軍的軍服、猛烈的真實炮火、血淋淋的場麵,這一切都讓趙闖有一種快瘋了的感覺。“我他娘的這是在哪兒?我這是在哪兒啊?”趙闖發瘋似的攀著彈坑的邊緣,來回扭頭向四周張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