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是孫悟空(1 / 2)

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後山的一塊大石頭上,孫悟空斜躺著看著上的那輪明月。

來到這個世界已經三百年了。

從一開始得知自己變成孫悟空時的迷茫,驚愕。

到發現水簾洞裏並沒有什麼法術神通或者法寶之後的失落。

水簾洞沒有機緣,孫悟空也就直接下海,來到了西牛賀洲,尋到了菩提祖師。

菩提祖師到底是一介散修也好還是準提的分身也罷。

孫悟空並不是很在意這些。

齊大聖也好鬥戰勝佛也罷。

孫悟空也不在意這些,其實,現在的孫悟空,隻想著把自己的命數往後推遲一下。

是的,三位聖饒算計,加上大道的趨勢。

自己是不可能不去取經的。

孫悟空並不認為,自己能在短短幾百年的時間裏,成為聖人,跳出這盤棋。

至於為什麼西方教要花那麼大的力氣,付出那麼大的代價都要把自己弄進西方教。

其實很簡單。

前世的孫悟空在閱讀原著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原著裏曾經有一個前後呼應的寫法。

第一章第一回,在介紹四大部洲的時候,開頭寫了一句。

感盤古開辟,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為四大部洲。

在後麵介紹花果山的那塊仙石的時候,又提了一句。

蓋自開辟以來,每受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意思就是:自從開辟地以來,每受地的靈氣和日月精華滋潤洗禮,時間久了,慢慢的有了靈氣也就是有了思想意識。

換句話來。

那塊仙石並不是女媧補的五色石。

這塊石頭是自開辟地的時候就存在的一塊石頭。

是不是仙石,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自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

然後在十洲之祖脈,三島之來龍這麼一個洞福地每吸收地靈氣與日月精華,然後誕生了這麼一個身體。

簡單來,孫悟空大概就是一個晚產的先生靈。

何為先生靈?

現在還活著的,都是闡教的二代弟子。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是準聖。

而西方教為什麼非要讓自己皈依呢?

很簡單。

偌大的西方教,除了西方二聖以外,幾乎全都是忽悠過去,或者是強行皈依的人。

二聖並不傻,能被自己挖過來的人,自然也有可能被別人挖走。

所以,二聖極度渴求一個屬於自己的,嫡係的,宛若頂梁柱一樣的存在。

於是,孫悟空這個晚產的先生靈便出現了二聖的眼鄭

借著西方大心大勢,二聖就是想要培養孫悟空這麼一個鎮住整個靈山的存在。

所以,孫悟空即使早出山了三百年,西牛賀洲那個名為菩提的老頭兒,也仍舊在等著自己。

所以,二百年前的那一晚,孫悟空成功的拿到了罡三十六變和地煞七十二變。

而孫悟空也明白了什麼叫做罡三十六變,什麼叫做地煞七十二變。

罡三十六變,並不是隻能變三十六種東西,就像地煞七十二變的也並不是能變七十二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