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第五部 海盜傳奇 24、夢難圓(1 / 2)

盡管太祖高皇帝立國之初就製定了禁海令,但執行的時候卻是時張時弛,嘉靖二年在寧波發生了日本朝貢使團的“爭貢之役”,導致倭寇開始在東南沿海一帶肆意作亂,世宗皇帝根據兵部的“關於大船販海招致海盜的奏陳”,要求嚴格執行禁海令,但朝廷內部還是分為嚴禁派和弛禁派,時任翰林院大學士夏言深知禁海之弊,當時的“馳禁派”略占上風。

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當年的王直和其同鄉徐乾學、葉宗滿等人在廣東從事海外貿易,因購買佛郎機商人的違禁之物牟取暴利,被官府所不容,迫使他們加盟到了盤踞在寧波雙嶼島的許棟海盜集團,該團夥擁有極其強大的軍事武裝,一方麵為大規模的海外貿易保駕護航,另一方麵抗拒朝廷緝捕和圍剿,其勢焰極其囂張。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年),王直把佛郎機商人介紹給了日本平戶藩主鬆浦隆信,並將西洋傳教士帶去了伊歧島,當時的日本,因“爭貢之役”導致室町幕府將軍大權旁落,正是各地大名群起爭雄之時,王直、許棟等人通過往日本販運火繩槍而大發橫財,和諸多日本大名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這一年,王直在平戶城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基地,許棟在寧波雙嶼島興建了大型港口,並很快繁榮了起來,但好景不長,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蘇鬆巡撫朱紈率大軍圍剿雙嶼島,當時王直也在島上,因他的耳目提前得到了消息,得以僥幸逃脫。

因許棟被官兵所擒獲,其餘黨共推王直做了新的首領,使得王直的徽商集團勢力得以迅速膨脹,他們放棄了雙嶼島,全部盤踞到了日本,這時,五峰船主王直開始自稱“徽王”。

徐海原本也是苦孩子出身,他和王直同為南直隸徽州府歙縣同鄉,曾流落到杭州虎跑寺當過和尚,法名叫普淨,“明山和尚”,其親叔叔徐乾學發跡成了大海商,他就跑廣東投奔其叔叔去了,被徐乾學派到南京去做買賣,就這樣,他以“富家公子”的身份,在秦淮河畔青樓之中買下了剛剛落魄的王翠翹,謊稱自△£△£△£△£,.★.→己有能力幫她父親王知縣平反昭雪。

落難之中的王翠翹當然感激不盡,但她要求徐海必須得明媒正娶,因徐海自幼失去了父母,於是,二人一起到廣州去找徐乾學來給他們主婚,誰料想恰恰在這時候,徐乾學的商船在南洋遇到了海難,導致徐家的買賣全部血本無歸,他都快被債主王直給逼死了。

萬般無奈之下,為了東山再起的徐乾學,花言巧語騙了他的親侄子,讓他到日本平戶城去給王直當人質,徐海帶著王翠翹傻乎乎的就去了,到了日本之後,王直豈能讓他們倆白吃白住?海盜們以王翠翹做人質相要挾,讓徐海跟著他們下海為盜,開始的時候,徐海倒是顯示出了好男兒的氣節,被打得死去活來仍不肯就範,終於在被打“殘廢”之後,他才算屈從。

這時候的徐海,已經失去了人性,加盟海盜集團後,他變得比任何人都狠,很快就成了王直手下的海盜頭領,經常帶著大群的倭寇騷擾大陸沿海。後來,他和陳東、麻葉等幾股勢力合流,翅膀變得越來越硬,盡管名義上仍遵王直為共主,可實際上已經開始單幹了。

徐海海盜團夥暗中勾結薩摩藩的領主島津貴久,收編了大批流落到薩摩的日本浪人,把這些倭寇派去打頭陣、當炮灰,沿海的百姓聞聲色變,也讓圍剿他們的官兵頗為棘手,等官兵走後,神出鬼沒的徐海、陳東和麻葉等人再出來“摘果子”。

為了營救王翠翹,白海山跟蹤了徐海海盜團夥好幾年,期間他加入到了抗倭的武裝,和倭寇展開過殊死搏鬥,但始終找到藏在倭寇背後的那些海盜頭子們。

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年),福建的海盜頭目陳思盼投靠了王直集團,當地的治安局麵變得安定了一些,讓官府看到了王直的影響力;頗有頭腦的王直也適時抓住了機會,他開始主動聯絡沿海的地方官員,要挾官府開港通市,並承諾,隻要官府能默許海上貿易市場的存在,他就有能力保障沿海百姓的安全。

於是,官府便默許了他們在舟山瀝港從事海上貿易,王直大喜過望,希望重建當年雙嶼港的輝煌,開始主動維持沿海秩序,確立了他“海上霸主”之位,並希望朝廷封他為“淨海王”。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年)閏三月,總兵俞大猷率官軍突然夜襲瀝港,把這夥海盜勢力打了個措手不及,王直派遣徐海、陳東、蕭顯、麻葉等人倉促應戰,由於事先防備不足,致使寧波瀝港基地被搗毀,這場戰爭過後,王直和徐海徹底分道揚鑣,浙閩總督胡宗憲暗中聯絡琉球的王公公,開始啟動了一項秘密的“詔安行動”,這時候恰好白海山從奧塞亞到平戶城來做生意。

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有關王直接受詔安的情況,前文書已經講過,他把“可信賴”的基督徒白海山當成了心腹,為此準備了足足一年的時間,要將其一生當中所積攢的金銀財寶悄悄運往台灣,以備將來不時之需,並請他們幫忙在島上打造一處秘密基地,應對詔安後可能出現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