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東樓的眼睛(1)(1 / 3)

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秋,紫禁城養心殿內,嘉靖皇帝一身青色長袍,挽一個道髻,手執浮塵,身背一口寶劍,微閉雙眼,端坐於帷帳之中。

帷帳內外煙霧繚繞,香案之上擺滿了一碟碟大不一、顏色各異的仙丹。

帷帳之外一仗之遙,站著一位老人,正在用微微顫抖的聲音,高聲朗誦著青詞賀表。

此人已耄耋之年,又高又瘦,眉目稀疏,可能是站的時間太長了,老人不禁身軀前探,顫微微的雙手捧著的紙像是快要滑落了下來。

嘉靖皇帝睜開雙目,慢悠悠地道:“嚴嵩,別讀了,這都是你的寶貝兒子嚴世蕃寫的吧。”

“是,聖上明鑒,臣是老了,寫不出這麼好的青詞了。”嚴嵩著,不禁騰出一隻手來抹了抹臉上的汗水,眼眶也有些濕潤了。

嘉靖皇帝歎了口氣,道:“你該致仕了,我知道你的寶貝兒子嚴世蕃有經緯地之才,但他卻生得五短身材,還瞎了一隻眼,怎麼看你們也不像父子,唉!”

嚴嵩誠惶誠恐地跪下,奏道:“托聖上洪福,工部侍郎趙文華在浙江巡視海防的時候,找到了一個從海外回來的神醫,據是能治好世蕃的眼疾,等過些日子,我就能帶他來叩謝聖上恩了。”

嘉靖皇帝道:“五官不正不得入閣,若不是世蕃的眼疾,早讓他入內閣了,現在正是多事之秋,我也是怕招來朝野的非議啊,先讓世蕃在工部侍郎的任上好好曆練,若能治好了眼睛,再讓他入內閣也不遲。你去吧,今朕累了。”

嘉靖皇帝從帷帳中走了出來,伸了伸腰,一旁的太監趕緊過來伺候。

嚴嵩給皇帝行完大禮,出了養心殿的遵義門,在兩個太監的引領下,步履蹣跚地行走在紫禁城。

紫禁城是喻為紫微星壇,是人間子所居之地,意喻四方歸化,八麵來朝,西一長街正對乾清宮,皇極殿(清順治改稱太和殿)、中極殿(清順治改稱中和殿)、建極殿(清順治改稱保和殿)位列中軸,城內宮殿沿中軸線向東西兩側展,殿宇樓台,高低錯落,紅牆黃瓦,雕梁畫棟,金碧輝煌,仿若人間仙境。

嚴嵩出東華門,嚴府的轎夫正在甬道上等候。

嚴嵩上了轎子,回到位於東四燈市口的嚴府門前,拉開轎簾,對身邊的一個廝道:“去世蕃的府上,趕快把他給我找來。”

此時的嚴嵩表露出一臉得意的神色。

**************

嚴世蕃府中的書房,一群濃妝的侍女們圍著一個碩白矮胖的中年男子,這就是嚴世蕃,台幾上是他剛畫好的“富貴牡丹圖”。

一名侍女對著嚴世蕃詭秘一笑,問道:“老爺,這畫上好像少點什麼?”

嚴世蕃撇了撇嘴,也問道:“翠兒,是不是想讓我把你的春---宮畫上啊?”

“嗯,老爺,新來的素兒不錯,你把她畫上吧。”另一名侍女壞笑道。

“怕是老爺今後有了素兒,就不理我們姐妹了,”

“我們老爺可不是沒良心的,再了,那素兒有什麼好,都來了那麼多了,看到老爺還像老鼠看到貓一樣,把老爺的興致都給弄沒了,害的我們姐妹都受牽連,現在後花園裏幹粗活,昨我看見她,已經和農婦沒什麼兩樣了,嗬嗬。”

一名侍笑著試圖去摟抱嚴世蕃,被嚴世蕃一把推開了。

正在這時,有人敲門,嚴世蕃問道:“什麼事?”

門外一個廝答道:“稟老爺,趙老爺從江南回來了,給您帶來了好消息。”

“快請啊!”嚴世蕃尖聲地嚷著,擺脫了這群侍女的包圍,出了書房。

嚴府正堂之上,嚴世蕃正襟危坐。

正堂外,一名廝領著頭戴烏紗身穿紅袍的工部侍郎、浙江巡按監察禦史趙文華走了進來。

趙文華滿麵春風,信步來到嚴世蕃正堂門口,正了正衣冠,舒展了一下眉頭,又假裝誠惶誠恐地低著頭,進來叩拜嚴世藩。

“下官趙文華拜見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