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人生落幕(1 / 2)

人生可以大抵上概括為幾個鏡頭,對於張揚來說,見到爺爺和街道小院的第一眼算是一個鏡頭;見到老街姑娘韓穎的那一瞬間,夕陽日暮是第二個鏡頭;幻想中韓穎孤零零地漂浮在水麵上是第三個鏡頭;人生匆匆小三十年,喝了個爛醉在電梯裏再一次見到“韓穎”是第四個鏡頭;遇見神奇女孩蘇雅是第五個鏡頭;看見約定書店的旗幟翻飛在半空中是第六個鏡頭;在西吉拍下蘇雅照片是第七個鏡頭;和白藥的離別是第八個鏡頭;生死之間,白藥擋刀、蘇雅求死是第九個鏡頭;崇明島的海洋日落是第十個鏡頭;跟蘇雅領證登記結婚是第十一個鏡頭.......

張揚的一生就是由這個十幾個鏡頭組成的,每一個畫麵都是永生難忘的。

如果在最後一個問張揚:誰才是真正的一生所愛?答案可以是唯一,同樣也可以是兩個,其實這個問題永遠沒有答案,因為愛情是一場無悔的付出,隻要是把自己全部身心獻出來的人都是主角.......

可以說張揚的一生都是在抉擇與被抉擇中度過的,每一個生活在現實世界裏的普通人都是一樣,從小到大、從出生到死亡,從開始愛情到步入婚姻........抉擇的過程中難免犯錯,因此產生遺憾、產生誤解,可張揚就是個悶罐子,他不願意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分享給任何人,哪怕是他深愛著的女人,或是深愛著他的女人,這種性格可能是由家庭環境決定的,他無父無母,由爺爺帶大,爺爺死後他隻能一個人麵對未知的社會,真心或不真心、虛假或不虛假在他心裏是一個很難界定的事情,所以他隻能憑借著自己的意願做決定,沒人可以參與其中告訴他,什麼是好,什麼是壞,在他心裏有一個獨屬於自己的是非判斷.......

張揚的一生算是很多普通人結合起來的縮影,他把很多在平凡人身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展露無疑,所以才會讓人看起來揪心難受,要是真的把這個故事定義一個標簽,那麼喜劇、悲劇都不能完全概括,應該說是正劇,有喜有悲、有悲歡有離合,有無邊的痛苦,也有藏在石縫中萌芽的善良和希望.......

故事裏有很多事件都是現實中真實發生過的,看起來總有一種血淋淋的刺痛感,所以它一點都不討喜。

........

李勝男是個單親媽媽,可她卻獨立自主、善惡分明,有著符合社會大眾的明確是非觀念,同時又難免有些古板,對於“弱勢群體”一直抱有強烈的同情,對於坑害過她的小羽媽,她最後還是給了二十萬原諒這個眼裏隻有錢的無知婦女;對於趙然,她的抉擇同樣是原諒,相比起較為勢利的光頭王,她這個商人要更有人情味一些;對於胡兵,她也是一樣........

其實她也對張揚有著超越普世價值觀的“喜愛”,要是那種情感用愛情來描述就落入俗套了,與其說是愛情,倒不如說是欣賞。

因為帶著孩子,所以她不像蘇雅或者白藥那樣,敢於直接對張揚鋪展開攻勢,說到底她的內心是夾雜著自卑的,這其實是一種很可悲的觀念,每個人都應該永遠追尋愛情的權利,包括一個離異的單親媽媽。

在更多人眼裏,她也是個閃耀發光的女人,在八角籠裏殊死搏鬥,麵對歹徒,穿著高跟鞋都能追兩條街.......可唯獨麵對愛情,她會自卑.......

張律師恰好填補了她性格裏所有的缺陷,一個優雅紳士對待一切都規規矩矩、恭恭敬敬,可唯獨麵對愛情,敢於衝破世俗觀念,拿著玫瑰花就殺到李勝男公司裏........

他們最後是一定能走到一起的........

.........

楊肖這個說起來,emmm........

很複雜,同時也簡單得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