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戀的陰影中走出來後,今天和大家聊聊童年,雖然之前的文章裏有提到過我的童年,但都不夠全麵。
閑來沒事,今天就專門講一下我童年的故事。
童年是每一個人最美好的一段時光,那時候的我們無憂無慮,不用去為了生存奔波,不用為了一日三餐發愁,也不用害怕做錯了事情被老板罵。我們隻需要盡情釋放心性,去追求更多的歡笑。
雖然我失去了母親,那是我童年裏揮之不去的陰影,但我的童年還是很快樂的。
沒有束縛的我,在童年裏做過很多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或許應該用過分來形容更加貼切。
那個年代沒有手機,電視也沒有幾個頻道可以選擇,但是有很多獲取快樂的方式。
那時候農村的條件很差,孩子們沒什麼講究,經常弄得灰頭土臉的,衣服就沒幹淨過,但那時候是快樂的,是長大後任何一件事情都替代不了的。
童年的時候有過很多現在的孩子見都沒見過的稀奇古怪的玩具,下麵就來一一介紹一下。
第一件就是石頭子,說起這個,很多人會說這東西到處都是,能有什麼稀奇的。但是能把它玩出花來,現在的孩子就做不到了。通常玩這個一般都是五個子或者八個子,太多的話抓不完,玩法也很多,各地玩法不同,就不介紹了。
這個東西在我們那叫拾子,就是把石頭撒在地上,再一個個的給它拾起來,但是手裏要有一個,拾地上的石頭時,手裏那個得拋到空中,在把地上的石頭子拾起來的同時還要把空中落下來的這個接住,接不住就算輸了。
通常這個遊戲是兩個人玩,是要進階的,第一把就是一個一個的撿,下一把就是兩個一起,再下一把就是三個一起,以此類推,直到最後一次把地上所有的石頭子全部抓起來。
現在看來這個遊戲顯得很幼稚,但在那時候,我們還是玩得不亦樂乎,兩個人一把石子能從早上玩到晚上,而且花樣百出。我的老家地處平原,石頭子是沒有,這種東西都是用老瓷碗的碗底做的,還記得小時候為了弄一套這東西,不知道把家裏的碗砸了多少個。
據說這個遊戲已經傳承了很久了,至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還真沒人說的清楚。
第二個就是摔響泥了,小時候老家全是土路,一到下雨全是泥漿,出行很不方便,但是這些泥漿卻成了我們很喜歡的玩具。挖一塊泥巴,把它做成類似於碗的樣子,口朝下用力往地上一摔,底部就會炸開,並伴隨著響聲,而且底越薄越好。如果能找到一塊黃泥,那就更完美了。摔之前還要往裏麵吐一口唾沫,據說這樣能摔的更響,具體為什麼就不知道了,也沒人去追究原因,隻要開心就行。
這個也是下雨後男孩子最喜歡的一項娛樂活動,每次下雨我們都能玩好幾天泥巴,弄得臉上,頭上,衣服上都是泥巴,城裏人肯定沒玩過這個。
還有就是摔三角,四角了,這個其實就更簡單了,隻要把對方的打翻過來,那就是你贏了,對方就要輸給你一個。做四角的材料主要就是書本紙,很常見,上一學期的書本幾乎全都讓我撕了給做成這東西了。三角主要是用煙盒做的,而且必須是軟包過濾嘴香煙的煙盒,上麵沒寫過濾嘴的沒人要,那時候經常到處找煙盒,甚至把老爸剛買回來整條的煙都給拆了,就為了要那個煙盒。小時候每個小夥伴都有很多三角,當寶貝一樣珍藏著,上學的時候書包裏,口袋裏揣的全是這東西,也有很多種玩法,就不詳細說明了,留一點想象的空間。一到課餘時間就三五成群聚在一堆玩,因為一個三角和對方打起來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玻璃球相信大家也都玩過,這個就不多說了,我隻知道這東西配合彈弓,能讓老師頭疼好幾天。
說到彈弓就不得不說槍了,小時候條件有限,沒幾個孩子能買得起玩具槍的,但身為男孩子又都喜歡槍,那就隻好自己做了。首先第一步就是用粗一點的鐵絲或者木頭做一個握把,然後用鐵絲再做一個扳機,還要準備一根寬皮筋,最重要的就是自行車的鏈條一定要有,那時候小夥伴們為了做這麼一把槍不知道遭到了多少次毒打,相信經曆過的都深有體會吧!
其實這樣的槍還是不建議小孩子玩的,畢竟它是裝火藥的,威力還是比較大,如果把前麵塞上一顆鋼珠或者別的什麼東西,它的威力足以致人死地。所以在這裏就不過多介紹了。
到了冬天,天氣比較寒冷,就要玩些對抗性的遊戲了,比如鬥雞(有些地方叫撞拐),跳山羊(我們那叫跳高),踢毽子,跳繩等。我最喜歡的就是鬥雞和跳山羊,跳山羊就不多說了,鬥雞很有對抗性,壓,挑,勾,這些都是有技巧的,不是光靠蠻力就能取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