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深市的早晨,陽光呈現出金黃色,透過窗戶灑落在房間內,十分明亮而又溫暖,絲毫沒有初春的寒冷。
房間內幹淨整潔,家具布置簡單,年輕人李飛穿著單薄的襯衣,坐在電腦麵前,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上,正在安裝EDA電子版圖Cadence軟件,
電腦屏幕顯示著軟件安裝提示信息,李飛仔細閱讀著並點擊確定,隨著叮咚一聲軟件安裝成功,接著電腦就自動重啟,
電腦重啟完成後,李飛再用鼠標點擊EDA電子版圖Cadence軟件,看著熟悉的軟件工作界麵,心情是非常激動,自己從2020年重生到1996年,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建立起自己的芯片產業帝國
不過,李飛激動的心很快就冷靜下來,想到自己憑著一己之力去建立一個龐大的芯片產業帝國絕非是容易的事,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去解決。
於是,李飛端起電腦桌上的茶杯,喝著茶冷靜思考著,告誡自己一定要一步一步地,腳踏實地自研芯片技術,建立自己的芯片產業帝國。
而李飛有這樣堅定的雄心計劃,主要是在21世紀,沒有建立起芯片產業而懊悔不已,
…
重生前,李飛畢業於米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李飛留在米國,分別在英特爾工作10年和在高通工作過5年,不過,在千禧年時,李飛從米國返回到華夏國,準備在華夏國建立芯片設計和芯片製造工廠,
遺憾的是李飛認為建立芯片工廠投資過大,且盈利周期長,回本風險高,就放棄了芯片製造工廠,選擇芯片設計,回本快,盈利高,於是,很快就成立一家手機芯片公司,
當時為了讓公司早點走上盈利,早點上米國納斯達克股市,李飛就暫時放棄大規模自研Risc芯片架構,直接采用了ARM芯片架構,
李飛這一選擇,迅速為公司帶來大量的利潤,不到五年時間,公司在全球手機芯片排名第五名,並且很快在米國納斯達克上剩
公司的股票在米國納斯達克股市迅速成為華夏國第一科技股,市值超過500億美金,一時風光無限,成為各類商業周刊,科技雜誌,電視台爭先采訪對象,
並且李飛被冠以華夏國‘芯片科技教父'。
那時的李飛被眼前的美景蒙蔽了,沉浸在華夏國第一科技公司,芯片科技教父,
李飛就錯誤地認為引進ARM技術就能帶來如此豐厚的回報,這完全沒有必要花費資金去自研Risc芯片技術,直接購買ARM的技術完全可以,完成芯片產業帝國!
(雖然Risc芯片架構在1981年已經設計出來,但不完善,相關的編譯器、開發工具和軟件開發環境(IDE)以及其它生態要素還在發展,這需要大量地資金去研發,直到2010年,在科技人員不斷努力下,研發出Risc-v版本,才可以和ARM的研發工具和指令集相媲美。)
於是,李飛完全放棄自研Risc芯片架構,芯片全部改用ARM架構,
李飛這一短視的行為,確實給公司帶來大量的利潤回報,公司股價在米國納斯達克創新高,總市值達到1000億美金,創造了華夏國科技股的奇跡!
但好景不長,公司逐漸走下了下坡路,華夏國第一科技公司的美稱逐漸破滅。
由於ARM昂貴的技術授權費,以及ARM模塊化,讓芯片設計越來越簡單,再加上芯片設計和芯片製造的分離,讓越來越多的手機製造商,開始自行設計芯片,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