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戰略戰術同相和(第三更)(1 / 2)

李隆基晚上如講笑話一般說著莊子周圍的情況。

李旦、豆盧貴妃、李成器和其他幾個王爺同樣當笑話聽。

另外四個王爺一直沒見過李易的麵,卻幫過忙,並且拿了許多好處。

他們想去,又怕暴露身份,隻能從別人口中了解李易的事情。

反正覺得那少年本事大,不然冬天自己怎麼吃到的香瓜和西瓜?

以前溫泉那裏有些蔬菜,卻從來沒有過西瓜。

去年秋後的西瓜就能保存,放在鹽水裏泡,然後搬進地窖裏。

等這批西瓜吃差不多的時候,大棚西瓜出來了。

李家莊子除了供應給天上人間,就沒往外賣過一個,全是他們自己吃了,然後西瓜皮放芒硝製西瓜霜。

眼看著到手的錢不去賺,一般人誰能作到?

前兩天科舉考試,李家莊子出四十二個人,四十二個人就擠到甲等前麵。

這本事,以後還要問問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沒,接著自己跟著繼續撈好處。

百福殿裏大家高興地吃喝著,其樂融融的樣子。

政事堂中,姚崇沒走,今天晚上他留下。

他在研究四十二個學子寫的關於治理旱災和蝗災的文章。

旱災裏麵說產竹多的地方,讓接竹管,然後引水直接走竹管。

不用非得完整的竹子,劈開,把竹節打掉,然後旁邊鑽出小孔,這樣更省水。

前提是地勢要一麵高一麵低,不然水流不過去。

打井不用說了,宋王的隊伍分散開,派出許多支小隊伍,到那邊教導怎麼打井,順便拉進聯盟。

春天這一茬不厲害,麥子都差不多了,旱災能扛過去。

關鍵在於秋天的那一茬,那時幹旱加劇,隻能引水去灌,同時越旱蝗蟲越多。

若真有大旱大蝗,到了明年才是最嚴重的,上遊的水不夠了,很多蝗蟲產卵。

是的,蝗蟲產卵,李易那裏說了,蝗蟲不是什麼上天給的,是像雞下蛋一樣,把小崽弄進土裏。

殺蝗蟲埋的方法並不好,說有的蝗蟲眼看要‘下蛋’了,就是產卵了。

如果活著捉埋土裏,蝗蟲會用最後的一刻產下卵。

最好的辦法是有水的地方,在水中間漂浮一隻小舟,舟上點很多燈籠,晚上蝗蟲會飛過去,然後掉水裏淹死。

沒水就在地上架很多火堆,周圍用網了,或幹脆就等著蝗蟲衝進去燒死。

白天的時候雞鴨有效果,尤其是在糧田裏。

糧食的葉子不好吃,雞鴨不愛吃,更喜歡吃肉。

菜地裏的話,如果沒經過專門飼養的雞鴨,很可能一口蝗蟲一口菜。

李家莊子為了應對這個情況,養了好長時間的蛆,用來喂雞鴨。

隻要同一個群的雞鴨,孵化出來,由大的雞鴨教導,小的也會盯著蟲子吃。

另外是煙熏法,最好的煙是蒿子冒出來的煙,一熏便是一片接一片的蝗蟲掉下來。

姚崇一條條看著,他知道這屬於技術領域範疇。

學子敢寫出來,必然是李易那邊教導的緣故。

考卷中在說出各種方法的時候,強調,蝗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人的畏懼之心。

有蝗蟲,不去殺,有什麼辦法?

“故,天下事,鬼神不可畏時,必然有其利。百姓見利,可無道德、不敬鬼神,何況蝗蟲乎?

使民見利,凡捕殺蝗蟲者錢財可入,民能逆天而行。